N7II上手感覺比N9II略微輕一點,打感干脆不粘滯,揮重沒有N9II高,屬于平衡快彈型球拍。它的拍框面積跟N9II一樣,更軟一些,但中管要硬不少,力量傳遞要更直接。這類球拍出球比較快,適合快節奏的中前半場球處理,但N7II的大拍面和硬中管讓它也有著不俗的后場進攻。
大拍面的能量聚合拍框設計,代表著
N7II有著強擊打能力和高容錯率,硬中管也保證里力量的暢順傳遞,因此在高遠球方面,N7II給人的感覺是很容易把球送出去的。不過偏硬中管和能量聚合拍框結合其來讓它的擊球感是比較硬朗的,震動稍微大了一些,對爆發力也有著一定要求。雖然沒有標識但是新的N系列都有使用芳綸纖維減震技術,能減少一部分擊球震動。自身發力和力量比較好的人打起N7II會覺得力量損失很少,擊球到位。配合李寧1號線,擊球金屬音清脆響亮。
南風組合的打法風格鮮明,屬于典型的前后場分工組合。雖然隨著傅海峰年齡的增長,兩人后場輪換的次數明顯增加了不少,但張楠的主要職責仍是在中前半場打開局面,組織球路。因此N7II在設計時就更多考慮中前半場球的處理,平抽擋自然是強項:它的拍面大,被動防守時容錯率高,進攻時擊打能力也強,無論是在主動進攻還是防守反擊都更有優勢;拍面出球時比較穩定;硬中管則確保力量傳遞到位,提升出球球速。N7II在平抽擋環節威脅十分大,不過大拍面線壓低,在我看來控球是偏弱的,想要在前場風騷打變化球沒那么理想,同樣小球放網的控制也更依賴自己手感了。總的來說N7II在中前半場更適合打主進攻的搶網,又或者防守時軟擋再搶網;對喜歡打線路變化風騷控制的人來說則沒那么完美。
后場進攻方面,N7II依靠硬中管和大拍面的擊打能力,有著不俗的一拍致命能力,雖然揮重沒有N9II高,但硬中管的力傳遞確實更直接,適合瞬間發力強的朋友。打個比方,N9II的殺球仿佛有一個比較長的蓄力條,若自己的發力時間長,用N9II就能打出高質量殺球;而N7II的蓄力條要短很多,但在中間有個爆發點,若自己的發力時間短,卻在爆發點上瞬間把力量釋放出來的話,威力就會大幅提升,跟N9II不相上下。這大概就是部分球友喜歡用快彈型球拍打后場進攻的原因,只需要短促高爆發發力,就能獲得不俗的進攻效果。N7II的殺球手感也比N9II更硬朗扎實一些,不過同樣在全力一擊時準度會下降。而點殺本來就不是W3重量球拍的特長,N7II和N9II一樣屬于點殺質量可以,印象卻不會深刻的級別。
后場吊球方面,N7II大拍面的摩擦力確實比不上小拍面帶感,對我來說控制不易,沒有太深刻印象,和N9II類似。不過N7II中管是幫了點忙,力道控制要比N9II好些。放網也是同樣,依賴手感狀態,比N9II稍強。
總結
李寧N7II和N9II不愧是兄弟球拍,各司其職,雖然整拍外觀參數是一樣的,但內在也大有不同。N7II是比較典型的平衡快彈型球拍,不會太重也不會太輕,出球干脆不粘滯,擊球感扎實硬朗。它有一點上手難度但不高,只是有著良好瞬間發力的話更能發揮出它的威力。中前場有強大威脅,后場則需要利用爆發力創造進攻威力,控制和N9II一樣稍顯弱勢。無論怎樣,南風組合實力毋庸置疑,但作為他們奧運奪冠的裝備,也定有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