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旋轉不是很強,但還說的過去,算是一般吧。拉下旋要有點先撞后磨的手法去,這讓我的正手不會過度薄摩擦,不會板板都是加轉,而是有前沖有加轉。不過打透的旋轉還是很不錯的。
發球:發下旋不太轉,(我朋友的啟源發出來的賊轉,我很容易吃)我無法改變套膠,我只能改變自己的技術,于是開始學習發球的一些技巧,這慢慢的才有一點成效(但還是不算太強,不過這使我以后換成狂飆以后的發球的旋轉十分轉) 其次這套膠發上旋和側旋還是比較不錯的,發長球速度快,弧線頂且低,不過這套膠發短比較難一點,不過還是掌握了,也為積累了發球的手感。
速度:后來我才發現這是塊偏快攻的套膠,所以一速挺快的,借力還不錯,二跳有點下扎,但基本上看不出來,弧線比較頂,但整體弧線還是比較正,防弧圈感覺借力感不錯,指向性挺好的。
力量:力量感一般,不是很強,打起來比較軟彈,不知道會不會又是中外結合的。海綿還是的挺扎實的,海綿活性感覺比狂飆3好,感覺灌膠和不灌膠都沒什么區別(不過還是沒有運海海綿扎實,有點像狂8)因為是偏向連續進攻所以單板不是很高,爆沖有時會被防會來(不過我用狂飆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接發球:我個人認為很不錯(我朋友的發球到我正手短的下旋,我接的還是比較舒服的,失誤的都在反手位)套膠我感覺接發球時快搓比較容易借力和借旋轉,不過還是那老問題,慢搓旋轉不強。
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
焦點2可以放反手,我有點半信半疑,于是測試了一下。結果是可以但是不建議用。
焦點硬度較大(由于身體結構限制,反手發力的引拍距離有些,最好用軟彈一些的套膠)出球速度較快,放反手吃球感較差一點,反手起下旋較差(因為打不透沒旋轉,拉不起強下旋,只能搓)不過放反手借力搓球控制感覺還不錯,上旋借力打落點速度比澀套慢一點(反手打控制的用也還算可以,但是現在都提倡正反均衡了,肯定是不建議選的了,如果反手打控制可以用其他更好的)如果要發力打那就需要力量強的人來使用。感覺類似于反手打38.5度的狂飆。
我順便對比一下狂飆3(沒灌),焦點2旋轉肯定是沒有狂飆3強的,一速比狂飆3快,二跳也沒狂飆3詭異,焦點2的二速還不錯,二跳弧線頂,而狂飆3的二速加速快,二跳下扎。焦點2的海綿沒狂飆扎實,但手上控制感覺差不多??耧j3借力感覺指向性不是很強,手有點偏硬,而焦點借力則是控制自如,手感柔和。狂飆3拉球旋轉強,力量大,弧線詭異,焦點2拉球一速快,易打透,弧線長而頂,狂飆3挑打的手感渾厚,猶如重炮,焦點2挑打的手感細膩,猶如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