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手彈擊:剛開始只是用反手簡單的推擋練習,沒什么特殊的感覺,和NEO系列有點類似,膠皮軟后勁足。吞吐感比SST要強,但是沒有SST那么沖。但是隨著推擋力量的增大,手感不但沒有變模糊,反而越來越清晰,感覺真的很實在,給多大的力量就能很忠實的體現(xiàn)出來。
聲音清脆,比F1落點更容易控制,沒有F1那么賊,好幾次瞄著白邊打還真擦邊了,真是指哪打哪,朋友說我被靈魂附體了。借力方面不如F1,需要主動發(fā)力,缺少了F1的靈動,為了排除EG底板的影響,決定有時間換一個硬一點的板子試試。
不過需要主動發(fā)力這一點和我底板的特性正好相互匹配,越是主動發(fā)力,越是驚喜連連。
反手弧圈:作為澀性套膠,在拉弧圈方面,焦點3的確給我了不小的驚喜。比SST更吃得住球,不會一碰就彈跑了;而且吞吐感沒有NEO狂三那么夸張;摩擦要明顯強于F1,但是要達到F1彈擊的效果還是要增加主動發(fā)力和良好的手腕爆發(fā)力。
起下旋比SST手感更清晰,沒有那種“莽撞”的感覺;也不會像F1那樣單靠膠皮太薄的摩擦起不來,F(xiàn)1還需要借助海綿的擊打力量才能起下旋;更不像NEO狂3那樣預備動作一定要到位,NEO狂3接觸球一剎那的拍型和發(fā)力不能含糊。
退到中臺反手發(fā)力拉前沖弧圈,開始發(fā)力拉了幾板,對手直板推擋根本擋不住,不是漏球就是出界。和NEO狂三一樣需要迎前擊打,但是拍型不用像NEO狂三那樣拿的太平,所以弧線相對高一些,二速不錯。在與對手對拉弧圈的時候稍顯吃力,也不排除是底板的問題,畢竟中遠臺不是EG強項。
臺內小球:控制也應該是焦點系列的特點之一,擺短的時候還好,不是很容易冒高;但是在劈長的時候不太好控制,出界和下網(wǎng)了幾次。
總結
就像小匠兄描述的那樣:“你不會感覺到他像其他套膠那樣的軟而不彈,也不會感覺和其他內能套膠尤其是外套那樣繃的厲害。焦點三給人一種實在的感覺,你發(fā)多大的力就有多大的力量體現(xiàn)。澀中帶粘,旋轉強,速度快,控制能力好”。
焦點3就是NEO狂三(國套)和F1(德套)的中和。焦點3適合有一定基礎的業(yè)余選手,性價比超高。更適合像我這種老婆管錢又癡迷乒乓的朋友們。控制,旋轉,摩擦,力量和落點都得到了很好的綜合,在彈與拉之間找到了相對完美的平衡。主動發(fā)力不好的朋友可以嘗試相對硬一點的底板。我對焦點3的最終評價就是:平衡但不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