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設計簡約,包裹性能出色
先來說該鞋款的外觀,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該鞋款的顏值盡管不能用驚艷來形容,但也屬于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可以說,該鞋款延續了PG系列在設計上的一貫風格,追求簡約則正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整個鞋面并沒有加入更多的設計元素,在具有一定強度的網眼材質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了鞋面的設計風格的同時,也提供了不俗的穩定性。特別是鞋領以及鞋舌處無縫設計的使用,柔軟的材質不僅貫徹了化繁為簡的理念,出色的貼合感提供了不錯的包裹性能。在系緊鞋帶后不會出現壓迫感或是異物感,使鞋舌與鞋領高度契合。同時在我的測試中,鞋舌也沒有出現跑偏的現象。
相較于后跟的貼合感,前掌部分所給予的包裹性能則是截然不同的。得益于從中底處延伸上來的「動態翅膀」,這個由PG2迭代而成的科技為該鞋款帶來了更強的包裹性能。特別是在系緊鞋帶之后,能明顯感覺到支撐單元所帶來的擠壓感。相較于前作更大的面積,更大的強度以及更加貼個腳型的剪裁方式,都成為了前掌包裹性能的更好助力。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該鞋款由于「動態翅膀」的升級,使整個鞋款在系緊鞋帶后會對足部產生一定的壓迫感,因此,對于前掌較寬的朋友來說,會感覺到一定的不適,建議寬腳的朋友試穿后再做選擇。
對于腳踝的保護性能也是大家關注的一個重點,該鞋款后跟處TPU材質的有著不錯的硬度。在我的長測中并沒有出現不安定的現象,后衛球員大可放心穿著。但需要大家記住的是,該鞋款始終是一個低幫鞋款,鞋幫處的填充材質所能提供的保護性能是有限的。
標志性Zoom單元,反饋性能有所提升
前掌的扇形Zoom設計,自第一代起就已經成為了PG系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PG3更是將這一點進行了延續。熟悉前掌扇形Zoom的球友一定對其減震與反饋效果并不陌生,而PG3的前掌則是帶來了更加澎湃的腳感,源于中底處更加輕質的泡棉,在急停或者發力時明顯能感覺到前掌氣墊的回饋。在緩震性能中上的表現也是如此,我認為前掌氣墊所能提供的緩震效果并不是一個需要考量的元素。相較于緩震性能導致的綿軟腳感,注重回饋才是前掌氣墊的核心。
而后掌無氣墊填充也是PG系列的一個特點,NBA球員因為有著定制鞋墊服務,從而在緩震性能上無需進行過多的考慮。但對于大部分的穿著者來說,單純的依靠泡棉材質來提供緩震屬性是不足以滿足人們的需求的,這也是不少網友亦或甚至是表達不滿的一點。而PG3在這方面的表現,則是可圈可點的,盡管沒有氣墊的加持,但在中底的材質上進行了調試,以應對人們的緩震需求。由于喬治本人的技術特點,PG系列也一直將反饋性能和啟動效率作為優先級最高的選項。因此,該鞋款更加適合跑動較多的鋒衛搖擺人穿著,內線打法為主的球員在選擇時要更加慎重。
環形外底,外場抓地讓人滿意
PG 3在外底處使用了如同月球表面一般的環形紋路平鋪而成,在不同的位置分別使用了不同的形變方式,大小形狀各異的圓環形成了整個外底制動系統。圓環轉外底最大的優勢便在于,可以應對多個方向受力,對于場上情況的應變能力更強。在測試過程中,也能明顯感覺到側滑及急停時,外底所帶了的制動效果,抓地性能十分出色。全方位的抓地效果,也正適應喬治本人的場上表現。
人們總是在沒有穿過一款球鞋之前,僅從顏值的角度就判斷該鞋款的誠意不足。Nike PG 3在外觀設計上也的確沒有十分出眾的元素加入,但千萬不要以此讓你對該鞋款的印象大打折扣。Nike PG 3的設計語言是十分清晰的,就是要簡潔,就是要輕質是品牌與球員的訴求。從實戰的角度上來看,它的性能也對的起簽名鞋款的名號,不同于團隊或是明星支線鞋款,Nike PG 3在細節上的把控是正是它的特別之處。在這里一定要記住的一點是,該鞋款的定價是處于Nike產品矩陣當中中端鞋款的位置,在這個價格區間搭載性價比最高的科技,才是最好的辦法。隨著時間的推移,該鞋款在二級市場的價格還有著降價區間,對于消費者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