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腳感覺
由于自己在球場上跑動能力不足,所以最近一直是S81和A920之間輪流穿。本人身高184cm,82kg,P系列的球鞋顯然更適合我這種體重偏大的人。
包裹支撐感強烈
首次上腳后明顯感覺P系列不同于S和A系列的強勁的包裹支撐感,這種支撐包裹感來自三個方向:
第一,鞋面對前腳掌的包裹非常嚴密,并且基于一片式的鞋面設計,在運動中這種包裹感也不會有太大幅度的波動,同時鞋面的耐用性也很不錯,從11月20日到12月6日,共計使用了16H(6場)鞋面依舊如新;
第二,腳踝部分支撐力非常強,能夠感受到兩側腳踝以及跟腱3個方向形成的V型包裹力;
第三,在進行跳躍,跑動時得益于大面積的碳片鞋底非常穩(wěn)定,但又由于E-TPU的材質,腳感卻很柔軟,有點像是棕櫚+乳膠的床墊一樣,能夠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卻讓你足夠舒適。
回彈力量清晰
在回彈感上,P9310的腳感相較P9210略有升級,無論是前腳掌還是后足跟的回彈力在扎實中帶了一絲柔軟,在急停急啟或者起跳落地的發(fā)力過程中,從腳部發(fā)力開始的感受變化依次是:快速瞬逝的柔軟包裹——強勁有力的中底支撐——股肱之力的回彈感,有明顯的吸震,支撐,回彈的過程,雖然鞋子偏重,但鞋子從鞋面到中底回彈能力強,力量回饋快,所以整體速性能并不差。
透氣性能堪憂
P9310唯一的不足之處是透氣性較差,外側的兩個透氣開口作用并不太明顯,出汗量比較大的朋友可能需要注意穿后的透氣晾曬哦。
不同型系大比拼
(1)P9310 vs P9210
作為P系的前輩,9310和9210的大底不管是止滑紋路和足弓處的Z型設計較為相似,只是兩個開口從2個碳片展示中的1個變?yōu)榱薊-TPU的展示,鞋面從網格面料換位了一片式的PU材料。中底E-TPU材質的加入,給P9310的緩沖回彈性能增益不少。
包裹性:P9310 > P9210,穩(wěn)定性:P9310 > P9210,緩震性:P9310 > P9210,回彈性:P9310 > P9210,輕量感:P9310 < P9210,透氣性:P9310 < P9210。
(2)P9310 vs A920
A系列作為全面型選手,各方面都比較出色,A920ACE和P9310都此啊用了大面積一體式包裹鞋面,包裹性能上也不相上下,但是在穩(wěn)定性上P9310更勝一籌,同時E-TPU也增色不少。
包裹性:P9310 = A920ACE,穩(wěn)定性:P9310 > A920ACE,緩震性:P9310 > A920ACE,回彈性:P9310 > A920ACE,輕量感:P9310 < A920ACE,透氣性:P9310 = A920ACE。
(3)P9310 vs S81
P系和S系作為穩(wěn)定vs速度兩種不同鞋型的極端,P9310和S81的腳感差別還是很大的,S81鞋底更薄,鞋面更輕,放棄了一定的穩(wěn)定性來追求腳感的輕盈和速度感,雖然各項性能P9310都更為突出,但是S81的速度感是無可替代的。
包裹性:P9310 > S81,穩(wěn)定性:P9310 > S81,緩震性:P9310 > S81,回彈性:P9310 > S81,輕量感:P9310 < S81,透氣性:P9310 < S81。
總結
整體來說P9310算是穩(wěn)定型P系列的集大成者,集合了穩(wěn)定的鞋面,穩(wěn)定的中底碳片,穩(wěn)定的大底鞋型,同時又通過E-TPU+EnergyMax3.0的中底大幅度提升了穩(wěn)定型球鞋的回彈力和速度感,讓腳在強勁回彈之中多一重入踩入云中的柔軟包裹感,可以說做到了穩(wěn)定+舒適+速度的兼得,非常適合體重偏大,球場上移動較多的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