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的就是它的適應性,和Stepback1代很像的是,它們都要比正代所適應的人群更多,哈登5代作為一雙后衛旗艦款,卻只適合力量超級強的后衛以及內線選擇。
而這雙Stepback2則是適合幾乎所有打法所有體重的后衛朋友進行選擇,整體的鞋身重量也是偏輕的,穿上之后沒有累贅的感覺。
不過這里還是要強調一下,這雙鞋的鞋楦是偏窄的,即使在我買大了半碼的前提下,球鞋的兩側還是會有略卡的情況出現,如果是寬腳的朋友,一定一定是要試穿的。
同時在上腳之后,腳背的壓迫感是非常強的,所以對于高腳背的朋友來說,這雙鞋我覺得真的不要考慮了。
球鞋整體的包裹體驗還是不錯的,但是我覺得這主要是得益于它的造型:偏窄的鞋楦+偏低的鞋面本就像一個籠子將你的腳死死包住,加上拉緊鞋帶之后,這兩個類似動態飛翼的設計,這雙鞋的包裹真的想不出色都難啊。
但是百密一疏,它還是不小心繼承了阿迪的優秀傳統:不跟腳。
這雙鞋后跟的靜態包裹其實還蠻舒適的,但是到了運動的過程中就被打出了原型。
在我看來這雙鞋后跟的問題在于內置港寶的面積過小了,雖然向內收攏的造型可以在靜態的時候握住后跟,但是在實際的運動當中,會明顯感覺后跟的包裹支撐偏弱,從而發生不跟腳的現象。
個人感覺這雙鞋和Pro boost的后跟體驗非常相似,但是體驗上沒有Pro boost來得那么災難。
鞋面的支撐強度還不錯,在激烈的側向移動中基本看不到鞋面有過分的形變,對于后衛來說是完全可以Hold住的。
中底和前作相比算是繼承了優點,改進了缺點。
前掌出色的場地感還是一如既往的出色,非常貼地,不過反饋性能聊勝于無,想要通過球鞋來提升自己運動表現基本靠它是不可能實現的。
后跟的靜態腳感就是最常見的BOUNCE,硬和韌遠遠大于軟和彈。
緩震對于75KG以內來說基本夠用,再大一些的體重可能會有震腿的感覺。但是對比真板磚級別的Stepback1,我覺得它的腳感還是有一定提升的。
抓地在內場的表現還算及格,不過毫無疑問,它依舊是更加適合外場的選擇。
大家都知道Stepback1代算是一個堪稱水泥殺手的存在了,2代的紋路和材質相比于一代我覺得都是有所“退步”的。我并不看太看好它成為新一代的“水泥殺手”。
最后在穩定性方面,前低后高的經典造型加上前掌超低的重心,同時前掌外側的延伸,讓這雙鞋的防側翻性能十分值得信賴。
抗扭方面,阿迪基本沒有讓人擔心過,這雙鞋同樣是平均水準之上的表現。
總的來說,對于打外場居多且喜歡哈登5代造型又Hold不住哈登5代性能的后衛朋友來說,這雙鞋其實會是一個很不錯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