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底的腳感非常不錯,即便是頭幾次上腳,也會有那種“踩屎感”,全腳掌氣墊+前腳掌zoom氣墊真的很爽,科技的存在感十足。在實戰一個月后中底并沒有發生特別明顯的腳感衰減,依舊軟彈,無論是在日常穿著還是在運動訓練時都可以感受到那種很明顯的下陷,如果一定要在“軟”和“彈”中選一個來形容這雙鞋的腳感,那我還真是有點難以選擇。總而言之,這雙鞋的中底部分絕對不會讓絕大多數朋友失望的。
其實KD系列在Nike的明星簽名鞋中算得上比較受關注的,之前一直想購入一雙KD12,但無奈于個人實在不喜歡水晶大底的外底,加之即便是xdr版本的KD12耐磨性也飽受詬病,價格還一直降不下來,于是也就沒有入手。這雙KD13的外底也是處在一個比較優秀的水準,無論是從抓地角度還是耐磨的角度來說,都是一個優秀的水準?;旧显诤芏鄨龅囟伎梢蕴峁┳銐虻淖サ?,個人體驗來看除了在濕掉的瓷磚地上會有無可避免的打滑,其余狀況下還是比較穩的。不過在這里要先稍微提一下這雙鞋的定位,當然定位下面幾段會有專門說明,但這雙鞋確確實實不是一雙后衛鞋,因此這里的抓地性能是以正常五投五突的高個鋒線打法而言的。耐磨也不用大說了吧,一個一個類似扁橢圓形的突起會成為戰損的首當其沖,但打到現在十幾場球了吧,基本上磨損還比較小,沒有哪塊完全磨平的情況,也絕對不可能像橡皮擦那樣整塊脫落的情況。
而這樣一雙中底和外底表現都比較優秀的球鞋卻有美中不足的一點,那就是鞋底以上的部分。無論是鞋舌的設計還是說前掌的鞋面強度,那都是處在一個不盡人意的水準上,穿著幾分鐘就會感受到鞋舌會偏向一邊,或許本人輕微的外八習慣會有影響,但本人的外八絕對是處在百分之八九十的普羅大眾的那種水準。個人覺得其主要原因是鞋舌缺少固定的緣故。鞋面強度不夠導致了穿著一個月后鞋面包裹幾乎下降了整整一個等級,現在就有那種把整個鞋面都撐爆掉的那種擔憂。
最后來說說這雙鞋的定位,這雙鞋是一雙典型的鋒線鞋,前掌搭載了兩層zoom,那咱就甭談什么貼地感了,但不是說這雙鞋不能穿著做突破動作,當年使用這雙鞋做有節奏的crossover大角度變向其實還是很舒服的,但絕對對于極致突破黨而言并不那么友好。其實我個人一直以為一雙好的簽名鞋應當融合了球星的某些元素,一方面是外觀以及細節設計上的那些致敬,另一方面就是實戰性能的特點。這雙KD13顯然是在第二個方面融入了較為用心的設計理念,也就是說,這雙鞋的定位就是提供給打法與凱文·杜蘭特相似的朋友們使用,因此呢并不那么注重高強度下的防側翻性能,在做大角度變向以及干拔跳投等技術動作時會享受到這雙鞋帶給我們最合理的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