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鞋面,很多人會覺得庫里7代的鞋面很劣質,很粗糙,或者說很平庸,沒有亮點。因為看上去就是其貌不揚的普通的工程網布,沒有花里胡哨的一些設計。
然而選球鞋就像相親,長得帥有可能是個繡花枕頭,而一些你看上去的平庸之輩反而是個行業精英。
工程網布+熱帖+中足位置不知道怎么表述的這種材質組合而成的鞋面,帶給你的感受就是極致的貼合。而且鞋面內側的內襯也是很柔很厚的。雖然我評價很多雙鞋的鞋面包裹很極致,但是目前為止,帶給我體驗感最佳的,是這雙庫里7。
與此同時,鞋面的支撐也并沒有因為工程網布的材質,而使得它強度變低,相反,它的鞋面強度反而異常地韌。可以看到,在做急停動作的時候,鞋面是不會出現明顯形變的。
然而,庫里7的鞋面并不是無懈可擊。它最大的弱點在于,鞋楦偏窄,對于寬腳的朋友,這雙鞋不是很友好,至少我偏寬的腳型是有一點擠的。所以不論是寬腳還是扁平足,建議大家先進行試穿,再進行購買。
接下來看看后跟,后跟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
首先,它的包裹很棒,鞋口整體比較窄,而且是向內收攏的,同時在鞋口處,填充的海綿面積是很大很厚的。港寶的面積剛好是在海綿填充的下面,所以后跟的包裹,上面這部分是柔軟的舒適的,下面這部分,是堅挺的,剛硬的。這樣一來,后跟的包裹感,舒適感,支撐性,都是很有針對性的。
在實戰期間,這雙鞋后跟的包裹完全是一個優秀的狀態。是的,是優秀,而非及格。
我個人覺得,一部分原因在于,最后一個鞋帶扣的位置相對靠后,其次就是港寶的面積偏大。
但是不得不說,在實戰中還是偶爾會出現不跟腳的狀態,但是對比MB以及米切爾的不跟腳,這雙庫里7的不跟腳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了。
說完鞋面,我來看看中底的表現。
這次庫里7的中底可以說是它最大的噱頭了:HOVR+MICR-G,兩項中底科技的組合,能否讓庫里系列摘掉”硬如磚“的這頂帽子?
初上腳的時候,是一如既往的硬,簡直跟冬天的冰塊一樣,硬上加硬。
不過平心而論,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穿著后,你是會感覺它的腳感是有一定進步的。你可以稍微體驗出它的些許腳感。
但即使如此,它的緩震還是一如既往的震,但是在后跟處這里有一個小的設計,就是后跟有做一個切割,從我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設計,可以幫助你在落地瞬間,將整個身體的勢能分割出去,用這樣一個設計,來增加緩震。
所以相對于庫里6來說,我覺得庫里7的緩震,是有提高的。
那么,為什么HOVR的緩震這么差,還要繼續使用它呢?因為極致的場地感。
是的,我再次說到了極致這個詞。前掌上翹的鞋頭,薄薄的前掌中底,讓這雙鞋的啟動感,場地感,有一種無可比擬的爽。
這種爽和Zoom Air的彈射感,反饋感不一樣,就是貼地飛行。雖然我現在已經很胖了,但是我高中的時候只有不到100斤,那時候我的打法就是快,就是鉆。但是隨著肚子上的肉越來越多,我已經很難找到當初那種純靠速度一步就過掉人的風馳電掣的感覺。
然而得益于它的貼地感,在當天實戰的時候,有那么幾個瞬間,我仿佛又變成了那個一彎腰,一個箭步,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之勢突到籃下的那個追風少年,而不是現在大腹便便的中年油膩男。
但是呢,讓我夢回08,單單靠它的中底是不夠的,還需要加上一個利器:外底抓地。
從此刻開始,我心中抓地最強的后衛鞋不再是CP11了,而是這雙庫里7。
在做庫里6實戰的時候,我也說過,庫里6的鞋底翻過車,就是有過脫膠的現象,同時庫里6的紋路比較吃灰,粘灰之后會變的有點滑。
然而在實戰當天,這雙庫里7的外底會讓我擔心,會不會因為抓地太好,而讓我的膝蓋飛出去,真的是太極致了。
水波紋+人字紋,最穩,最樸素,最不會翻車的兩種紋路同時出現,同時很罕見地將鞋底各個區域的高低進行了區分。這就是庫里7抓地爆炸的秘籍。
得益于這樣出色的抓地表現,我在實戰當天也會做一些我平時不敢做的動作,比如急停跳投,后撤步跳投,比如后撤之后的急起,甚至說籃下的一些虛晃動作。
說實話,這是一雙很罕見的,會真切地讓我感覺到,合適球鞋有的時候真的能提升你運動表現的一款鞋。
最后我再來看看防側翻以及抗扭。
外底的延伸,低重心,剛硬的中底,當這三個元素加在一起,就已經足以證明庫里7的防側翻無可挑剔了。
而抗扭方面,都說了它是一塊磚,還能差嗎?網上已經有很多測評都對它進行了拆解,我也知道中底不僅有抗扭片,在抗扭片是還有加強筋的。雖然這塊Flexible Plate科技彈性支撐片只是外面這一圈,然而它對于足弓方面還是提供了一定的強度。
不過這雙鞋其實不太適合扁平足穿,因為它的中足位置還是相對較窄的,這種樣式會有一點像是杜蘭特某些鞋款上的造型,就像是一個葫蘆,兩頭大,中間小。
但是即使如此,我依舊忍著酸痛穿著它打了2個小時的球,因為對我來說,這雙鞋的體驗真的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