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點
(1)全方位后衛緩震
相信大家對于Kobe系列的緩震配置應該都不陌生,不少款式都是Lunarlon中底搭配后跟Zoom。16年款的Kobe AD首發配色雖然也是如此配置,場上腳感卻差的讓我震驚,一雙超過1000元人民幣的實戰籃球鞋不該是這樣的腳感吧?好像比之前Kobe 11 EM的全掌Lunarlon感受還要差勁。
但是這一代Kobe AD Mid算是大大的改進了,全掌的Lunarlon算是比較有彈性,前掌略偏硬,但是適合后衛快速啟動的設計。后掌的Zoom軟彈適中,反饋明顯,對于在實戰中我覺得是非常實用有效的緩震配置。尤其對于后衛的頂級鞋款來說,能夠保持有效的緩震而且不犧牲過多的貼地感與啟動速度,Kobe AD Mid在這方面做的算是很均衡很出色。
(2)包覆性,保護性都不錯
Kobe AD Mid鞋面材質表面是有點類似于復合材質的人工皮革,薄薄的一片,以頂級明星鞋來說可能算不上多優秀的材質,但是里面則是有另外一層由鞋舌延伸出來的內襯,配合清晰可見的一整排Flywire,讓整體的包覆性可圈可點,非常緊實,對于多數人來說應該都能體驗到非常貼合的包覆效果。
這次的Koba AD Mid舍棄了以往Kobe系列常見的低幫或是超高幫設計,改成了近年在視覺上可能感覺比較無趣的中幫設計。雖然外型可能不太討喜,但是對于腳踝需要保護的人來說可能會有更好的安全感,腳踝周圍加厚的泡綿確實對整體安全性有提升。而腳跟除了有內置TPU幫助鎖定,外面的皮革依據不同配色還有不同的花紋,非常細致漂亮。
而后衛鞋常見的防側翻設計也很明顯,鞋底的抗扭轉支撐片也能發揮良好的效果,為腳底帶來很良好的支撐。Kobe AD Mid的保護性對于一般后衛鞋來說應該是非常全面了,所以在NBA場上還是野球場無論打的是什么位置,其實都不少穿著Kobe AD Mid的球員或是球友。
(3)干凈的場地抓地力不錯
Kobe AD Mid的外底紋路是有點波紋狀的水晶底,在干凈的室內木板抓地力非常不錯,無論對于射手還是切入型打法的球員都很適合。抓地力這方面比起上代的首發配色算是有很大的進步,但是也不是毫無缺點。
二、缺點
(1)性能很挑環境
前面提到Kobe AD Mid的抓地力在干凈的場地表現不錯,其實意思就是一旦場地灰塵多,那這雙鞋的抓地力就會急遽下降!這雙鞋的外底材質非常容易吸灰塵,比我家的Dyson還會吸,喔其實我家還是用飛利浦。而且紋路很密集又很淺,一下子鞋底就會因為集滿了灰塵造成打滑的問題。
另外似乎Kobe AD Mid多數配色應該都沒有XDR款式,加上剛剛提過外底刻痕很淺,材質也偏軟,恐怕不是長期打外場族群的首選球鞋。
(2)性能也挑人
跟上一期的Kyrie 4雷同,Koeb Ad Mid EP也是有針對亞洲人做略偏寬一點的鞋型,但是這對我這種窄腳的人來說就是一大困擾。如果是像Jordan 31那種做給適中腳型的人,我只要稍微把鞋帶拉緊一點就沒問題,但是Kobe Ad Mid EP前掌部分我幾乎已經是拉到死緊了,還是感覺略有空間會松動,雖然不像Kyrie 4那么明顯,但是在全場跑動之下還是會有點不安,腳也會因為在鞋子內晃動造成不適。所以這雙鞋還是更適合腳型適中或是略偏寬的球友。
總結
Kobe AD Mid緩震,包覆性,保護性都算相當不錯,抓地力只要場地干凈也很好,不過可惜了在中港臺販售的應該多數都是EP款,并不適合我的腳型,雖然可以感受到良好的性能,卻不是最適合我的鞋。另外可能對于只能打水泥地或外場的網友們來說也不太適合,很可能一周打2-3次的話不到3個月就磨掉一半以上了。但是我還是非常推薦這雙鞋給大家,畢竟他現在可是多數NBA球員的選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