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
首先吹爆的就是他的鞋面,它的鞋面絕對是屬于"扮豬吃老虎"的典范,直白點來說,看似十分普通十分廉價,但是它實際的包裹性能是非常非常出色的。
這雙鞋剛上腳的時候,我會覺得即使不系鞋帶,它的包裹都是非常*級的,因為它的鞋楦本來就是偏窄的,剛穿上之后,會覺得球鞋兩側有些擠腳,這里也是建議寬腳的球友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或者可以直接考慮買大半碼。
這雙鞋的內襯是很厚的,同時一體式內靴的設計也讓前掌位置的鎖定十分出色,不過對于高腳背的球友來說,就有些難穿了。
所以高腳背和寬腳的球友如果真的想選擇,至少也是要試穿之后再決定,或者直接買大半碼。
拉緊鞋帶之后,就是滿滿的安心感安全感,這雙鞋不對稱的鞋帶設計其實對于包裹的提升也是非常大的。
球鞋的包裹真的是全方位的緊實,包括你把最后一個鞋帶扣拉上之后,腳踝的包裹也是非常極致的那種,就像是戴上了一個護踝一樣。
這雙鞋的包裹可能不太舒適的幾個小細節,除了前面說到過的鞋楦偏窄,另外一個是鞋面的外側會稍稍有一點頂腳趾的情況,這一點對于寬腳的球友來說更為直觀。
支撐方面,這樣看似普通廉價的網布材質,實際效果是完全不輸給皮革,編織材質的。在側向移動的時候,鞋面可以把你的腳完美地包住,根本不會出現腳飛出去的情況。
中底
這雙鞋的中底也是非常香的。通過外底的水晶底,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塊面積超大的zoom air,雖然比起它的老大哥alphadunk所搭配的zoom bag來說,并沒有覆蓋到整個前掌,但是這樣的面積也是相當可觀的。
上腳之后就可以感受到非常軟彈的腳感,前掌突破發力的時候也可以感受到明顯的回彈助推感。
但是它的氣墊有一個問題:這塊氣墊的放置位置是靠外的,而我們打球的時候,一般發力都是靠腳的內側,說心里話,我覺得這就是Nike為了炫技,為了告訴大家:來你看,這有這么大的一塊氣墊的一個營造噱頭的方式。
這也使得即使它有著這么好的配置,但是它實際的效果并沒有達到該有的滿分情況的原因。
與此同時,這樣厚的一塊氣墊也使得它的場地感相對平庸,對于速度型的球友來說,這雙鞋可能并不是非常適合你。
后掌方面,盡管只有一塊Phylon泡棉,但是它的厚度是非常可觀的,靜態踩壓的時候也會感覺它的腳感相比于其他的phylon來說是偏韌的。而且這雙鞋的耐用性也是非常出色,在一年多的穿著之后也沒有出現明顯的衰減。
不過還是要考慮到phylon本身的緩震性能還是一般的,所以單就后掌緩震來說,它還是難堪大用。
但是其實在實際的運動中,很少有直接用后掌落地的,這雙鞋整體的緩震表現還是在線的,所以大體重球友穿它也是絲毫不用擔心。
外底
外底的抓地有點一言難盡,這雙鞋是非常非常吃場地的。在保養非常出色的內場,以及相對粗糙的外場,它的抓地都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因為前掌水晶底的材質,這部分是非常吸灰的,所以如果你去到有灰的內場,或者那種非常光滑的外場,這雙鞋是非常容易出現打滑的現象的,所以一定要根據大家平時實戰的場地酌情選擇這雙鞋。
這雙鞋算不上橡皮擦,但是前掌水晶底的位置是比較容易出現損耗的, 所以水泥地的話,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也要酌情考慮一下。
整體性
這雙鞋最出色我覺得就是它的保護性。首先它出色的包裹,對腳踝位置的包裹支撐是非常到位的,其次,這雙鞋整體的剛性也是非常到位。最重要的是,這雙鞋的抗扭才是真正出色的地方。
雖然它只有一塊小小的足弓支撐板,但是這雙鞋整體的協作是非常出色的,每個環節都沒有出現問題。就和它的外觀一樣,看似平平無奇沒有亮點,但是它的性能是非常出色的。
防側翻方面我覺得稍有不足,因為它的重心相對是偏高的,雖然前掌外側有一個小小的延伸,但是我覺得還不夠極致,這可能是我對這鞋雞蛋里挑骨頭挑出來的一個小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