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雷霆100,初上手,就能感覺到比較明顯的頭重。揮拍能感到拍頭的慣性,但對我來說算是恰到好處,不會失控。
4u的中桿硬度標注是稍硬,整體得體驗是不算難驅(qū)動,力量傳導(dǎo)順暢,在拍頭重量的帶動下,大發(fā)力可以感受到中桿形變,比100zz的中桿更易驅(qū)動。
顯而易見的,雷霆100在100zz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改良,上手難度比100zz要下降一個級別。看得出來,李寧還是沒從消費者體驗的框框里跳出來,仍然想盡可能的將市售球拍的上手難度降低。
進攻
進攻方面雷霆100確實給到了我驚喜。在我這里,它的進攻性能對得起"進攻巔峰"這個定義,我的教練也同意這一觀點,當(dāng)然僅僅是在我的手上,它的進攻表現(xiàn)比我目前持有的球拍都要好。
單單在殺球這一項,它與我有一種莫名的契合度,第一次用上雷霆100,我的擊球點,發(fā)力時機都變得很準,殺球又重又快,測試殺球時,有好幾球連教練都不禁感嘆:"怎么這么快的?"
平時連貫打多了,遇到可以一拍打死的球拍,真是久違地感到了酣暢淋漓。也不是說它對殺球有絕對加成,而是它很"適合"我,比天斧100zz,天斧99等球拍都要殺得順手。
除了殺球外,主動的抽壓,劈吊也給到我很好的反饋,因為它壓得住,而且提供到一些持球感,讓我對主動球的自信心有所增加,也更敢發(fā)力。
我為什么要強調(diào)是它在我手里是進攻巔峰?因為并不見得別人就適合。離我最近的,我的教練就覺得用它進攻差口氣。他是用VT80的,最直接的感覺就是雷霆100的中桿軟了點,力傳導(dǎo)不夠干脆。他認為換硬線應(yīng)該會有所改善,至于是不是有效,就留給其他球友嘗試了。
防守
雷霆100在防守端的優(yōu)勢僅在于接殺彈后場。這根中桿真的很好發(fā)力,彈性也十足,輕松一頂就到后場了,頂斜線也很到位。
但是接殺分球擺脫就比較難了,非常考驗控制力,一不小心就會過高被人封死,我打了好幾場球都沒能熟練控制下來。
雷霆100屬于有發(fā)力空間比較好駕馭,沒有發(fā)力空間就比較痛苦的類型。我自認做不到專業(yè)選手寸拳一般的發(fā)力,所以被打追身真的很難受,完全打不出中桿的彈性,回球質(zhì)量很差。
中前場的表現(xiàn)不需要期待,因為進攻拍的拍頭重量本身就在網(wǎng)前的對抗中處在劣勢,不只是雷霆100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只能加強鍛煉,或者少打前場了。
控球
雷霆100的控球手感中規(guī)中矩,無功無過,沒有出現(xiàn)有些球友說的中桿亂晃球亂飛的情況,但是也說不上精準。網(wǎng)前搓勾手感不算細膩,偶爾還會出現(xiàn)一觸即彈的感覺。
這支球拍會比較適合突擊而不是防守反擊,出了機會毫不猶豫就該攻,將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因為控球不算是進攻拍的強項,拍頭的慣性,中桿的彈性都在考驗?zāi)愕目刂屏Γ杂胁簧鞒鼋缡浅J隆?br />
我又要說題外話了,說雷霆100抗扭很差隨便一打拍桿亂晃的球友,要么你是大力士鐵棍也能隨便甩,要么建議你找個理由去質(zhì)保換把新的吧。品牌方再弱智,也不可能在量產(chǎn)前不測試抗扭性能,不可能不找高水平選手試打,更何況這么一款拳頭產(chǎn)品。
有時候彈性溢出的確存在,通過穿硬線,提磅數(shù)都可以改善,要是真的連最基本的抗扭都不達標,以后也就沒必要買李寧了。
總結(jié)
沒拿到東麗頂級碳素前,李寧的球拍還是獨特的。風(fēng)刃,風(fēng)動,突襲,能量等等系列都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獨特的研發(fā)。能量框型最近甚至被海對岸的"新時代"借鑒了過去。
但是最近拿到好材料后,莫名的就放棄了之前的積累,對標YY去了,幾乎每一支新出的球拍都能找到Y(jié)Y的影子,似乎只要做出來YY的球拍就是勝利。但是,你一直在追逐YY,我為什么不直接買YY呢?
如果100zz從不存在,那么雷霆100絕對稱得上一支獨樹一幟的優(yōu)秀球拍。但是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這支球拍是基于什么生產(chǎn)出來的,天生就要與別人家孩子作比較,小小的缺點都會被放大,就連打感獨特也會被描述為"四不像",但其實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本身也是"四不像",但是因為它先出現(xiàn)了,那就是獨特。
雷霆100是一支好打的球拍,個人認為中等以上水平都可以駕馭,水平稍低的可以選擇高彈線,高手可以選擇硬線高磅,都可以很好地體驗6.0mm中桿的彈性。
個人更推薦雷霆100用于單打和雙打后場,因為它在中前場真的會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