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此前的態極跑鞋,態極5.0 PRO能成為一雙緩震型穩定跑鞋的原因就是這次針對態極材料做出的結構設計,咱們先簡單科普一下關于材料緩震中底的缺陷并且結合態極科技的優劣勢跟大家說明白一些運動鞋的功能設計。
材料中底最大的問題在于需要厚度保證彈性,同時需要依靠形變產生緩震,并且帶來舒適的腳感。這就導致了純粹的材料緩震作為中底支撐結構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過去超臨界中底崛起的幾年里,市面上材料中底主導的運動鞋幾乎都是在依靠硬質TPU來限制材料的過度形變,并不是為了解決用戶穿鞋時候體驗的好壞。
態極科技也是如此,但是態極得天獨厚的地方在于它是具有自適應緩震回彈能力的中底材料,幾乎所有穿上態極的人都很驚訝它的腳感,怎么可以這么舒服。
這次態極科技在足跟區域用的這個籠式框架結構就是用來解決態極材料形變過大所產生的不穩定性。
整個后跟的籠式TPU連接了后跟的鞋面區域,配合后跟內置的港寶進行雙重后跟的穩定,同時用整塊TPU在態極的后面做出了包覆結構連接在外底,小細節的地方在于后跟區域的TPU和態極科技之間是有一定空間余量的,這對于入門跑者和小白跑者等等以后掌或者全掌跑為主的跑友來說首先能更好的限制后掌態極的形變,提升后掌的穩定,同時讓態極科技被TPU限制,以此來產生更好的回彈和快速恢復形變的能力。
這是態極5.0 PRO上針對跑步場景做出的最大的改變,讓后掌或者全掌落地更穩定并且保證緩震和回彈,不泄力不拖沓。
穩定系跑鞋的另一個特征就是支撐性要到位,解決了后跟區域的穩定性之后,足弓區域的支撐在這雙鞋上也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注意足弓這塊TPU,除了有一個硬質的TPU上翻之外,足弓區域這塊態極材料也是上翻到鞋面上貼近足弓內側的,這種通過中底材料做出彈性支撐的結構設計在很多成熟的穩定系跑鞋上都在應用,鞋墊在足弓區域也是做了一個上翻作為支撐,而且這個鞋墊不是那種軟綿綿的鞋墊。這樣的組合對于慢跑來說可以減輕足弓區域的壓力,提供有效的支撐性。
另外這塊足中的TPU是類似足底筋膜形態像前延伸的,跟阿迪的碳棍結構很類似,用這個結構來配合足底鏤空區域的重力引導線設計來穩定步態。同時增加前掌蹬地發力時的推進力。
如果用后掌跑的比較快的話,整個向前的過度和力傳導會有跟不上的感覺,如果你用五分半左右的配速穿這雙鞋跑步的話,更建議前掌跑或者全掌跑,整體會更加流暢。如果能把配速放慢到六分半用后掌跑的體驗會更好。
整個中底腳感偏向于韌彈,后掌軟彈不泄力,依舊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不過前掌重心偏低,且態極材料偏薄,雖然響應到位,但前掌的腳感不夠明顯,不適合急加速或者突然啟動的高強度訓練跑。
另外夏天也來了,這雙態極5.0 PRO跑鞋的鞋面用了非常透氣貼合的MONO紗材料,通過絞綜工藝提升整個鞋面的支撐強度以及鞋面耐久性能。
而且因為定位穩定緩震,針對入門和大眾跑者的穿著舒適性上也有補充,后跟內里以及腳踝兩側增加填充,鞋舌LOGO區域也做了加厚處理。
為了兼顧舒適和慢跑,這次的外底做的非常厚實,提升耐磨性的同時底花在跑步時候集中受力的后跟區域和前掌發力區域用上了三角齒釘設計來提升抓地力。關于匹克的抓地力我就不多說了,懂的都懂。
態極5.0 PRO是一雙主打穩定緩震的跑鞋,既能保證舒適性同時又能保證穩定和緩震。定位大眾跑者,具有多場景使用的特點。通過匹克這雙態極5.0PRO跑鞋可以看出,無論是穩定結構TPU的應用,還是說這次為了耐磨做了加厚的外底材料導致整體重量偏沉。一切都還是從消費者需求出發,解決長距離慢跑的穩定緩震需求以及耐磨和抓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