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勝利亮劍12L,繼承了藍色12的憂郁,和12N一深一淺,配色交相呼應,冰山一樣的外表透著陣陣寒光,宛如一個沉穩安靜的王子,你可能會不經意忘了他的存在,但他就在那里,任時光流逝,我自巋然不動,宛如千年不化的冰山,外表神秘,內在卻如此豐富。
亮劍12L擁有亮劍系列一貫的揮拍速度,更細的中桿和拍框提供了更佳的靈活性,在實戰中,面對對方弧度不高的來球,中場截擊是最佳的選擇,往往打的對手措手不及,中場截擊的效果,靠預判,也與時機密切相關,亮劍12L這款拍子,當我在需要速度的時候,他從未讓我失望過,面對搭檔好不容易創造出來的機會,抓住時機,架好拍,引拍,發力,閃腕,可以選擇點殺或是輕吊,一切戰機盡在掌握,完全可以根據對手的站位,反應決定出球,這個時候,12L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就體現出來了,點殺落點精準,輕吊質量極高,常常打出讓對手望塵莫及的球。
削—東北方言,是打人,揍人的意思,場上我們常常會開玩笑說“削你”,不過亮劍12L的“削”我更愿意理解成亮劍12L犀利的回球與細膩的網前,通常削都是需要精細的控制與嫻熟的技巧,12L從硬件上完全滿足網前控制的需求,扎實的手感讓我放網的時候完全能夠感知出球后球的大致落點,手指輕輕捻動發力,又一個高質量的放網,對手只能選擇挑球;亮劍的破風框,大家都懂的,如果要評選封網給力的球拍,亮劍系列那犀利的速度,上榜是板上釘釘的事。亮劍12L穩扎穩打卻利刃在身,猶如王子手中的冰魄寒光劍,出其不意就是致命一擊。
刺——刺,乃進攻手法之一,通常會在進攻中使出的殺招,此招一出,輕則見血,重則斃命,一招一招,接連不斷;在球場上,刺可以理解為進攻,力量不一定要大,但是速度一定是快,一定是犀利的,亮劍12L的進攻,并不是兇狠的,但是殺出來的效果不比純進攻拍差,點殺落點足以媲美弓箭系列,柔和的力量反饋加上清晰的手感,相當的舒服;重殺的時候,3U的亮劍12L可以說是3種12中頭重感最明顯的,這顛覆了之前對于12L的認知,為什么在重殺的時候,會感覺12L反而是發力感最強的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實際測量一下這三款拍子的參數。
手上這只藍色12重量似乎有點“超重”不過球拍畢竟不是工藝品,些許的誤差也是情有可原的,就手上三支亮劍12來看,在3U球拍里面也是屬于“分量十足”的,所以在使用的時候,完全不用擔心會“飄”。4U重量都在正常范圍內,12與12L幾乎一樣,12N似乎還是有些“超重”。83克4U的重量,也是屬于“扎實”一類,破風框雖快但也不必擔心會“翻車”。
平衡點直接影響球拍的手感,從我這邊實際測量來看,亮劍系列對于平衡點的把控還是比較給力的,不過3U亮劍12L的平衡點有點“突出”,這直接說明為何會感到3U的亮劍12L殺球反而比較給力的原因,平衡點的話,12L竟然是三支球拍里面最高的。
揮重是目前大家比較關注的一個參數,通過數據反映了實際揮拍的感受,數值越大意味著實際“頭重感”越強,由于手上這只藍色12的實際重量比較高,揮重比較大也是理所應當的,不過3U的亮劍12L揮重竟然比12N要大,數據是可以說明一些問題的,12L絕對是三支12里面最具進攻性的。
同一規格球拍,拍框厚度大致也是12L<12<12N,結合我們之前對于12L的感覺,或許是12L更加“纖瘦”的身形,讓人感覺到這款拍子更加的輕快,而這樣的“纖瘦”也往往讓人誤以為是“女生專用”,其實不然,12L的整體重量并沒有縮水,然而拍框卻更加的緊致,這無疑說明,12L的碳素分布更加的緊密,揮拍速度更快,拍框強度當然也不用擔心,亮劍系列的高端拍向來質保30磅。
總結
亮劍12L不但是亮劍12系列中最”瘦“的,也是亮劍12系列中最暴力的,相信這個結論一出,勢必引發一眾討論,但是事實就是如此,數據不會說謊,擦亮我們的眼睛,亮劍12L,王子手中的冰魄寒光劍。
亮劍系列是勝利品牌的經典,亮劍12又是亮劍系列的翹楚,12系列一經推出,便廣受歡迎。亮劍12L,通過實際測量和實戰使用,顛覆了之前我對于12L的看法,簡單的來講,3U的12L是完全可以滿足進攻型打法的需求的,并不是一只傳統印象中的“女士拍”,而是一只帶著利刃的冰魄寒光劍,而4U的亮劍12L,是一支比較符合之前人們對于亮劍12L的看法的拍子,揮重小,輕快,適合封網輕吊,網前神器一枚。
無論是3U還是4U的亮劍12L,從整體來看,都是極具代表性的亮劍球拍,如果你喜歡雙打,一定要買一支亮劍球拍,臺灣制拍大師對于雙打奧義的理解,全部濃縮在亮劍里面,相信每一個羽毛球愛好者都有一個亮劍情節,亮劍代表了一種拼搏精神,一種態度,甚至是一種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