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地:9分
延續了PG系列一貫優秀的抓地性能,2代采用的紋路依舊是比較密集的條框紋路(類人字紋),開槽很細,從結構上看就是抓地非常好的。實戰過程更加驗證了這個推測,無論是塑膠地還是內場木地板,
PG2表現出來的抓地性能可圈可點,發揮十分穩定,不會有任何打滑的風險。
大底耐磨性方面雖然沒有1代這么好,但也依舊是比較不錯的,十幾場的中高強度實戰過后,沒有非常明顯的磨損,紋路依舊是清晰的。
大底方面變現優異,就算是放到后衛鞋中去比較,也絕對是佼佼者。
緩震:9分
緩震方面,PG2和歐文4產生了非常強烈的對比。一樣是單塊ZOOM(PG2為前掌,歐文4為后掌),PG2的彈性反饋比歐文4明顯太多,而且,在沒有氣墊的半掌,PG2也有更好的緩沖效果。我的實戰感受告訴我,這就是我想要的后衛鞋的緩震。
我一直覺得,在緩震這一塊,一樣是耐克千元以下的鞋款,PG系列比歐文系列做得要更加出色。至少作為一雙后衛鞋,PG2前ZOOM,后Phylon的配置合理,性能優異,這是千元以下級別的球鞋所難能可貴的。
包裹:9分
鞋面并沒有采用任何耐克高端的鞋面科技,而是最為樸實的Mesh材料,但是正是這樸實無華的配置,卻展現出了格外優秀的包裹性。
這得益于三點:一是厚實的內襯,PG2鞋跟部分的內襯相當之厚,而且內里是S形,后跟可以非常準確的卡在鞋腔內;二是鞋帶孔內外靴分離式布置,外靴上有4個鞋帶孔,內靴上有2個鞋帶孔,雖然總共只有6個鞋帶孔,但是由于內外結合,整體包裹的立體感和層次感非常好,使得PG2鞋面的包裹既緊致又平順;三是前掌側翼的設計,這種設計比1代的魔術貼更加實用,對鞋面,尤其是鞋頭部分的包裹性增益非常大。
PG2的鞋楦設計也是合理的,既不像有些轉為亞洲市場打造的球鞋那么寬,又不像歐美版的那么窄,屬于一個恰到好處的楦形,至少非常適合我的雙腳,突破,變相,絲毫不拖泥帶水。
支撐:8分
說到PG2的支撐性,又要提到前掌的側翼設計,由于側翼的材料硬質度較高,而且在側翼頂部設有TPU片連接鞋帶,對于側向的支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個人感覺比1代的魔術貼在實戰中對于支撐性的提升效果好得多。
后跟的設計也是我本人非常喜歡的上揚式設計,不僅能夠給跟腱帶來不錯的舒適性,還能有一定的支撐,承托的作用。
中底雖然沒有碳板,但TPU還是很明顯有的,對于一雙后衛鞋來說,也是足夠用了。
舒適度:10分
PG2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零磨合球鞋,鞋子任何一個部位都為了舒適而生,無論是內襯的厚度,后跟的造型,還是鞋楦的設計,都是無可挑剔的優秀,絕對的上腳就能打球的效果,不多說了,滿分。
尺碼方面,建議大家選擇自己的正常耐克鞋尺碼就好了。
總結:9分
評分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對于PG2的態度也表明了,反正一句話,500-600預算,PG2目前看起來,在今年的球鞋中,是沒有對手的,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