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觀評測
整只鞋子除了系鞋帶的“眼套”部分和鞋舌部分使用絨面網布,美洲獅LOGO底無車縫外,全部使用了單層的尼龍網布。整只鞋子如果僅僅依靠這兩種非常脆弱的單層網布,肯定是沒有任何支撐能力的,除了鞋頭的那個天窗外,其他地方全部被EVA包裹,支撐功能絕對沒有問題,但是透氣性需要考證。我特意在浴缸放了適量不超過鞋頭天窗深度的水,然后我穿著鞋子站進去,和我想象的一樣。完全不進水。所以如果下小雨。你完全不必要擔心你會濕鞋子。
鞋子整體成流線型,前掌翹起,足弓很高。鞋子工藝做工非常精細,不失大品牌風范,鞋身的微量射出起到支撐作用和后跟的保護作用的同時白天可能看不出特別,卻暗藏小心機,晚上在燈光下你就會發現這些條條框框都加了反光處理。相對3M反光單一的顏色,PUMA 這個工藝算是一個很大的創新。不經意間給你驚喜。這也算是配合他的賣點“GLOW夜光”吧。相對某些品牌的反光,這算是“高大上”效果了。因為鞋子足弓過高,整個鞋子后跟后仰,后套(后跟)位沒有什么弧度,這個會造成后跟磨腳。
這款的鞋子相對第一代的PUMA MOBIUM ELITE多出的功能是GLOW夜光功能,而
PUMA并沒有大面積的使用這種夜光,而只是在它的LOGO 的邊緣條狀使用和在鞋子中底部分注入了一部分的熒光粉。按照官網介紹:“據光源吸收狀況,該發光材質能持續發光45至120分鐘”而實際上,很難達到這個效果,基本上10分鐘之內,這個光就會變得非常微弱。
這款Puma Mobium Elite Glow的大底完全顛覆我們印象中大底的樣子,大底設計靈感來自美洲豹的腳掌伸展方式,整個大底的設計被有層次的設計成很多塊,按照PUMA的介紹有革命設計的““Mobium Band”——十字交叉的“彈力帶”實現動力。windlass chassis ——高足弓腳步的靈活;創新EXPANSION PODS ——前掌的分區實現減震和支撐。與傳統大底不一樣的地方除了造型結構,就是這多出來的一根“彈力帶”。而比較好奇的是,PUMA真的很用心的在做這款鞋子,錯綜復雜的嵌入式的橡膠大底其實在生產操作上有很大的難度,而PUMA為了實現它的設計理念,確實花了很大的力氣。相對第一代的Puma Mobium女裝的Puma Mobium Elite Glow Wn's做得更為簡約,因為后跟增加“微量射出”工藝,就把中底像鞋面延伸部分減少了,這樣整個鞋面更簡約。
吸取第一代Puma Mobium 用TPU材質做鞋舌會過硬鞋舌頂腳的麻煩,第二段的鞋舌改為網布,舒適度提高非常多,當然,另外一方面。透氣性也會好很多。鞋舌上的“美洲獅”LOGO也采用了夜光效果。
二、路跑反饋
Puma Mobium第一代我穿上之后不到4個小時,腳后跟起泡。腳背發麻,讓我對這款鞋子存在陰影,當小伙伴給我這雙鞋子測評的時候,我是又愛又恨,我沒有辦法拒絕這么鮮亮的顏色和外觀,但是我還是對這個創新科技給我帶來的痛苦有抵觸心理。第一次我總共拿到19雙給不同的人測評,反饋效果都不是很好,上腳都是感覺怪怪的,跟傳統鞋子帶來的感覺相差太遠,舒適度上也接受不了,但是也有幾個人覺得非常不錯,完全相反的兩種反饋讓我實在是不知道怎么去總結。
真正意義上第一次穿著這雙鞋子去跑步。我忐忑的穿著它出門,因為第一代的Mobium后跟起泡問題。我特意將彈力的鞋帶拉得非常緊,從家走到起跑的地點不到2公里。我腳后跟生生的疼,起跑1公里我腳后跟已經疼到我咬牙切齒,停下來松開鞋帶繼續跑之后,后跟疼痛感覺好了很多。
我試跑路面是一路上坡。因為后跟疼,我嘗試加速。可能是因為十字交叉的“彈力帶 起作用,如果你用力踩,上坡速度就非常的快,完全不在控制范圍之內,但是這個時候,腳后跟的疼痛感就會小很多,當慢下來,腳后跟的疼痛感就會加劇,我就這么反反復復,加速,降速,加速,降速,整個過程的速度完全不在我可控范圍之內。6K折返,當開始下坡的時候,后跟的疼痛感意外的突然就消失了。
因為有第一次的經驗,我嘗試第二次去操場平底跑,起跑還是不適應,速度依舊很難控制。因為種種原因,5K草草收工。
研究后發現
1.這款鞋子的前掌很寬,中掌很窄,足弓很高,鞋碼偏大。
2.中掌很窄,包裹性不錯。
3.足弓很高,所有我穿上之后整個人會向后倒,而這時候沒有弧度的后套(后跟)對我的腳起不到保護而且加劇摩擦起泡的情況。運動中整個人的重量會全部壓在腳后跟。
因為我把鞋帶系得過緊,腳一直被固定在重力后倒的狀態,就加劇了這個情況,上坡的時候也會讓這種狀態加劇。到了下坡的時候,我放松了鞋帶,整個腳會前沖。這個就減小了后跟的撞擊,自然后跟疼痛感就減少了。經過幾次的試跑,和我多次的穿著走路。足弓的弧度降低很多,整體的舒適度也好了很多。
三、綜合評價
1.Puma Mobium Elite Glow在設計理念上非常的超前,可以說是一雙概念鞋到產品鞋的完美銜接。
2.不論從設計感還是色彩上,都能夠滿足PUMA時尚運動的定義。
3.鞋子的抓地力非常不錯,但是耐磨不是很好。
4.雖然鞋子大底的機構非常復雜,但是鞋子的重量還是非常輕的。
5.在防水方面,算是一個額外的功能,但是透氣就差很多,不知道北方的天氣能否接納它,南方的天氣略顯悶熱,這種結構,能夠在EVA上加防臭功能?
6.因為整個底部是弧線形的,鞋墊會在鞋子里面滑動,PUMA的研發給鞋墊用的是雙面膠固定,這個是不是太粗劣了。改成成型鞋墊是否會好一點。
7.夜光功能只是一個“噓頭”其實作用不算很大。反光的話,設計不錯,效果略差,有待提高。
8.高足弓適合一部分人,但是對于扁平足來說,舒適度非常差。高足弓基本上在跑量100之后或者是體重過大的跑友,幾次穿著之后就會沒有這個效果,所以說,這個概念的實現還需要在技術上加強。
9.在收到的19雙鞋子里面。彈力帶的地方有下雨的時候會進水的情況,也有跑了幾次就斷掉的情況,這些需要在材料的測試標準上加強。
10.前掌減震我個人感覺不到。有幾個體重140斤的跑友可以感覺到,但是長距離后就覺得這個功能“硌腳”
11.彈力帶的受力非常不好控制。需要長時間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