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傳控組織和防守反擊
傳控組織的擁護者認為最極致的方式是進攻,只有把球牢牢控制在自己腳下,這樣才能盡量少的給對手留機會,一旦丟球,立刻全隊逼搶。
說到傳控瓜迪奧拉的巴薩“夢三隊”,把傳控足球發揮到了極致。
防守反擊者則與其道恰恰相反,認為最安全的做法是讓球在對方腳下,己方要構建出防守的銅墻鐵壁,一旦對方失誤,自己立即反撲,執行閃電戰。這兩種戰術在足球世界里經過數十年的演化,由各路名帥加以完善。
其中,穆里尼奧將當年的皇馬打造成了基于防守反擊的強大鐵騎。
傳控足球,是不是已經死了?
通常而言,崇尚控球的球隊比其他球隊更成功。最好的例子就是巴塞羅那近十年里獲得了4次歐冠冠軍。當然他們不是唯一成功的案例。拜仁連續五年闖入歐冠半決賽,同時以創紀錄的速度贏得了近四個賽季的德甲冠軍。阿森納盡管在英超冠軍爭奪上輸給了萊斯特城,卻仍然獲得了第二名。這是他們自2003-04賽季奪冠后的最好排名,以58.2%的控球率高居聯賽控球榜。
當然傳控足球對球員的要求很高,現在的球員普遍能力沒那批那么高,巴薩顛峰時期巴爾德斯,阿比達爾,普約爾,皮克,阿爾維斯,哈白布組合。
走了阿比達爾和比利亞,用阿爾巴和桑切斯,還可以應付。走了普約爾,用馬斯切拉諾,還可以應付。但再往后,就很難彌補了。
走了哈維,佩德羅,一條中軸線沒了。特別哈維,在巴薩最后一年,巴薩還最后一次拿到歐冠,走后三年,巴薩即使有MSN也拿不到歐冠了。
巴薩的傳控并沒有死,只是那批人,被時間打敗了。
如果要問我,傳控足球,是不是已經死了?答案是否定的。每一種戰術,每一種風格,都不會死。即使不能在足球中心舞臺發光,他依然會以另外的方式出現在別的角落。
反擊永遠是最犀利最有效的手段
反擊永遠是最犀利最有效的手段。當然巔峰的巴薩不是只會傳控,只有傳控慢悠悠不提速的球隊永遠不可能有什么威力。
巴薩也打反擊,只不過當時他們的反擊是在前場搶劫球之后直接突然提速發動反擊。因為巴薩當時的整體控制力和前場攔截能力太強所以他們當時能做到前場反擊。
而去年的冠軍之師皇馬也不是不踢傳控,只不過皇馬的短傳目的是把對手吸引出來然后發動快攻,也就是短傳控制是為長傳身后和反擊服務的。
說到底還是看球員的狀態,能力,和合理的戰術配置,在場上做到靈活多變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選擇手段,而不會是單一的戰術風格。
現如今防守反擊可能更適合當今足壇
而就在前些年,巴薩的傳控橫掃歐洲,西班牙的Tiki-Taka戰術在南非奪得世界杯,人們一直在批評穆里尼奧的球隊踢得難看擺大巴,但是我卻很欣賞穆里尼奧的足球哲學。
今年世界杯法國隊就將防守反擊詮釋的淋漓盡致。防守反擊立足于在競技場上打敗對手,并且盡一切可能去限制對手的發揮,總的來說,就是不讓對手舒服,最后在這基礎上再來考慮自己發揮出色。
所以,德尚覺得在與比利時的比賽中,他需要這群身價不菲的年輕孩子們完全的放下身段,因為他們需要實用主義,需要踢得更現實一些。
正是在德尚這樣的戰術思想指導下,博格巴整場比賽幾乎犧牲掉了被世人所贊譽,身價體現的進攻才華,守在中后衛身前充當了人肉盾牌,抗傷害。一旦抓住機會迅速將球交給前場姆巴佩,發揮其反擊中尖刀的角色。
在現如今的競技體育中,大家都知道進攻贏得觀眾,防守贏得冠軍。只有冠軍才會被人們和歷史所銘記。比利時踢出了人們想看的理想主義的足球,然而他們回家了。法國敢于放下世界足壇身價最高的身份去做防守,就已經贏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