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賽中什么是整體防線移動,整體防線移動需要具備哪些基本要領呢?在具體實戰中的基本思路又是什么呢?
什么是整體防線的移動?
根據場上的情況將后防線的位置前移或后撤,以此來改變本方的防守態勢,采用這種策略戰術可以通過造越位的手段或壓縮對方進攻空間的方法,達到一定的防守目的。
足球比賽中球隊陣型通常有三條線,即前鋒線,中場線與后衛線。而這里的后衛線,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后防線,后防線與中場線之間的距離,不能拉得太大,也不能離得太近。彼此之間要保持合理的距離。
后防線在球隊防守時,需要緊盯對方的前場進攻球員,根據場上的形勢靈活進退。
若能讓對方越位,就積極向前移動。這種將后防線前移或者后退的作戰方法,既可以由后防線上的幾名球員一同完成,也可以由一名球員來完成,而這種戰術就叫做整體防線的移動。
基本要領1:根據對手控球球員的身體姿態判斷是否采用造越位戰術
想要把握好前后移動防線的時機,最好要趁球不在對方腳下時采取決斷與行動。
趁球移動的時候前移防線,可以限制對方接球球員的施展空間和傳球路徑,為了不越位,對方前場球員會回撤,遠離本方的球門。而本方在對手控球的期間,也可以觀察對手控球球員的身體姿態,以此來做出預判,靈活控制本方隊伍的整條防線。
打一個比方,如果對方控球隊員是梅西,梅西是一名左腳球員,那么他的身體朝向與角度大致就會偏向于左側,我們通過這一點就可以判斷出他下一步大概率會朝哪一個方向傳球。
當然,足球場上瞬息萬變,各種情況都會發生,不同球員的能力不同,即使體態都差不多,有人能夠把球舒舒服服的傳出去,而有的人則不能。
有的人看上去是要將球傳向左側,而實際上他將球傳給了右側,若無法在第一時間判斷該持球隊員的傳球方向與路徑,那么本方必須立刻后撤防線,壓縮對方持球隊員的施展空間。
基本要領2:后防線上的球員需統一步調,統一思想
后防線上的球員整體移動需要有統一的步調,統一的思想。大家需要由后防領袖發起指令,統一向前提或統一向后撤。
如上圖所示,西漢姆聯與埃弗頓的比賽,我們可以看到西漢姆聯隊后防線在退守的過程中,三名后防線球員的思想并不統一,有人向后撤還剩下兩名球員在向前提,這樣一來就給了埃弗頓隊球員長傳打身后的空間。
為什么會出現三名球員思想不統一的情況呢?
后防線上的球員需要有一名領袖發起統一指令,而在這三名球員里顯然他們的領袖并沒有出現。對持球隊員的判斷尤為重要,若不能對傳球球員的能力以及無球跑動球員的速度做出準確的判斷,那么就極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失誤。
如上圖所示,切爾西與萊斯特城的比賽中,切爾西利用萊斯特城防線步調不統一的弱點,發動的一次長傳進攻。
我們可以看到萊斯特城的三名后防線球員,居中的中后衛原地保持不動,而右中衛則意識到了巴克利前插的危險,他向球門方向跑去,意在保護身后的空當。而左中衛卻在慢慢的向前移動,想要造越位。三名球員都有自己的想法與判斷,導致切爾西隊后腰若日尼奧將球傳出時,巴克利并不越位,并獲得了一次非常好的單刀球機會。
若日尼奧抓住萊斯特城后防線球員步調不統一的弱點,為巴克利送出傳球。
當對方用長傳對球隊的后防線發起沖擊時,如果后防線上的球員不能統一思想,統一步調,那么極有可能出現像如下動圖所示的失誤,給對手單刀,而對手也并不越位,輕松接球后完成打門。
基本要領3:容易越位與不易越位的2種情況
從防守方角度上講,進攻方在哪種情況下本方是容易造越位成功的?而哪一種情況是需要嚴加死守,不容易造越位的呢?
從內線跑向外線的前鋒容易越位不管什么時候,后防線都要擰成一股繩,要么集體向前壓,要么集體向后撤。
對方前鋒如果想要從中央向外側突破的話,對于防守方而言這種情況是很容易造越位的,即使沒讓對手越位,本方也有足夠的時間來應對,因為對手并沒有跑向威脅最大的中路,而是跑向了威脅相對較小的邊路。若對方球員要對角傳球,那么只要在門前化解危機就行了,球隊要始終記住“守里放外”的原則,要緊緊壓制住試圖突破內線的球員。
對方往中場附近傳球,本方不易造越位若對方球員將皮球傳向了正在向本方球門方向(中路)跑動的球員,如果有把握,本方球員可以造越位,若沒有把握就需要緊緊盯住跑位的球員。
從防守方角度來講,要絕對避免距離球門最近的位置被對方突破,中后衛自不必說,邊后衛也要時刻關注中場的動向時刻,要有協防補位的意識。
基本要領4:中后衛需不斷移動和對方前鋒周旋
控制防線時最重要的一點是,一邊和對方前鋒周旋,一邊注意不讓對方球員繞后。將防線前壓的目的是讓對方球員遠離球門,但是危險的時候也要適時后撤防線進行深度防守。
面對對方的傳球,本方中后衛如果停留在一個位置上進行防守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對方前鋒會有很多種選擇,他一邊會和本方中后衛進行周旋,一邊還會尋找繞后的機會,與中場球員尋求打身后的默契配合。
因此對于防守方而言,中后衛不能和對方前鋒并排站,對方前鋒會在看似越位實則非越位的時候向球門發起沖擊,哪怕他這樣做失敗了很多次,但只要有一次成功,本方的防守努力將會功虧一簣。
與此相對的是,防守方只要出現一次失誤就會造成致命的傷害。防守球員需不斷移動,以此來牽制對方的前鋒。足球比賽中球員的腳和腦是一刻不能放松的,即使對方球員沒有控球,也要和他不斷周旋,爭奪有利位置。
整體防線移動戰術的基本思路:“回傳前壓,直傳后撤”
防守方要時刻保持規避風險的意識,不斷重復“對方球員回傳,本方防線前壓,對方球員直傳,本方防線后撤”的過程。一直前壓防線或者一直后撤防線都是不合理的,理想的狀態是根據場上的形式不斷前壓或者回撤防線保持防守的平衡。
什么時候防線前壓?
前壓防線的最好時機是皮球還在滾動的過程中(雙方都在無球的狀態下),特別是對方球員馬上要橫傳或者回傳的時候,趁球還在滾動中,本方防線迅速向前提,讓對方球員遠離球門。因為球在移動的途中,處于一個“空檔期”,彼此雙方在這個“空擋期”內都無法觸球,更不會出現對方球員傳球的情況。
隨后,即使對方選擇縱向的長傳,打本方防線身后,也會有很大的概率造成越位。
防守球員之間的距離過大會非常危險,因此要縮小彼此之間的距離,養成迅速向前壓迫,前提防線的習慣。
什么時候防線后撤?防線移動控制絕不是萬能良策,由于球門前有一定的空間,若不小心讓對方中場球員悄無聲息的溜了進來,那么就只能由守門員1對1來防守了。
防守方最基本的任務是規避風險,如果感到情況不妙,哪怕是有一點點的不安,也要馬上后撤防線。要根據球的動向(直傳或橫傳)以及帶球球員的體態,以及對方前場和中場球員的動向等綜合判斷來決定什么時候需要后撤防線。
后防線上的球員不光要觀察對方的前場核心進攻球員,同時還要觀察對方第2排的動向,若對方縱向傳球后直奔球門,需要立馬提高警惕,進行多人的協防。如上動圖所示,巴塞羅那的進攻就極具層次感,第一梯隊與第二梯隊輪番轟炸,其中第2排保利尼奧的插上令赫塔費隊后防線措手不及。
總結
整體防線移動戰術,在足球比賽中應用非常廣泛,他是一項團隊協同的防守戰術,疏忽就有可能滿盤皆輸,任何球員都需要聽后防線上領袖的指揮,何時壓上,何時后撤,都是十分有講究的。
團隊如果配合默契,可以制造對手的越位犯規,從而節省體力;而團隊如果像一盤散沙一樣毫無組織,那么對手的一記長傳打身后就極有可能讓球隊丟分。
現今世界足壇是一個非常講究團隊配合的時代,球員彼此之間的良好呼應與極高的執行力,是能夠使團隊防守戰術的效果無限放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