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正反手握拍為什么要切換,主要有以下幾點:
1.適應不同擊球方向
(1)正手握拍處理多數來球:正手握拍時,手掌小魚際肌靠在拍柄的寬面上,虎口對準拍柄窄面內側的小棱邊,拇指和食指貼在拍柄的兩個寬面上,其余三指自然握住拍柄。這種握拍方式能夠充分發揮手腕,手指和手臂的力量,在處理身體右側(以右手持拍為例)的擊球時具有明顯優勢,如正手高遠球,正手殺球,正手平抽球等。以正手擊高遠球為例,通過正手握拍,能夠更好地運用轉體,揮拍和手腕的爆發力,將球擊打到對方后場底線附近,增加對方的回球難度。
(2)反手握拍應對反手位來球:當球來到身體左側(右手持拍)時,正手握拍會使發力受到限制,難以打出高質量的回球。此時切換到反手握拍,拇指頂在拍柄的寬面上,其余四指自然握住拍柄,掌心留出一定空隙。這種握拍方式便于在反手位發力,如反手擊高遠球,反手挑球,反手推球等。以反手擊高遠球為例,反手握拍可以更好地利用身體的轉動和手腕的內旋發力,將球擊出。
2.滿足不同擊球技術要求
(1)發力方式差異
正手握拍發力更直接:正手握拍時,手臂和手腕的發力方向與擊球方向較為一致,能夠更直接地將力量傳遞到球拍上。擊球瞬間,通過手臂的揮動和手腕的快速閃動,可以產生較大的擊球力量,適用于需要大力擊球的技術動作,如正手殺球。
反手握拍發力更巧妙:反手握拍由于身體結構的限制,發力相對復雜一些,需要更多地依靠身體的轉動,腰腹的力量以及手腕的靈活運用。例如在反手放網前球時,通過手腕的微調和小臂的輕輕擺動,能夠控制好擊球的力度和方向,使球輕輕落在對方網前。
(2)控制球路與落點
正手握拍控制范圍廣:正手握拍擊球時,可以通過調整拍面的角度和揮拍的速度來控制球的方向和落點。平抽擋技術中,正手握拍能夠快速地改變拍面,將球回擊到對方的不同位置,給對方造成防守壓力。
反手握拍控制更精細:反手握拍在一些精細的技術動作中更具優勢,如反手搓球。通過手指和手腕的細微調整,可以控制拍面的摩擦和擊球的力量,使球產生旋轉并落在對方網前近網處,增加對方回球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