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后場后退步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交叉步后退
(1)特點
移動范圍大,適合處理底線邊線附近的來球。
步法連貫性強,通過交叉步調整身體位置,便于擊球后快速回中。
(2)動作要領
判斷來球后,右腳蹬地,迅速向右后撤一小步,同時上體右轉,左肩對網。
左腳從右腳后面交叉移動,后撤一步(或用并步靠近右腳)。
右腳再向后方移至來球位置,右腳著地后迅速向上蹬,使擊球點增高。
在空中跳轉,同時左腳向身后伸出,完成擊球后快速回中。
(3)適用場景
對方擊出高遠球或平高球至底線邊線附近時。
需要較大范圍移動時。
2.并步后退
(1)特點
移動速度快,適合正手位底線擊球。
步法簡潔,便于快速調整擊球姿勢。
(2)動作要領
面對來球,迅速將重心移至右腳,右腳用力蹬地,向右轉體。
右腳一著地,左腳迅速經右腳外側墊上一步,然后右腳向來球方向再跨一大步。
右臂向右后側引拍擊球,擊球后身體重心移至左腳,右腳前掌內側蹬地返回球場中心位置。
(3)適用場景
對方擊出正手位底線高遠球或平高球時。
需要快速移動并擊球時。
3.騰跳后退步法(中國跳)
(1)特點
進攻性強,適合底線正手位主動進攻。
移動速度快,突然性強,能夠通過動作一致性欺騙對手。
(2)動作要領
由準備姿勢開始,右腳向后側退一步轉體,重心移至右腳,身體側對球網。
右腳向后騰跳,依據來球與自己當前所在位置決定騰跳距離。
跳起后在空中完成擊球動作,同時身體扭正。
落地后左腿盡量向后蹬控制住身體的慣性,迅速回到場地中心位置。
(3)適用場景
主動進攻時,尤其是需要快速擊球或制造殺球機會時。
對方擊出平高球或半場球時。
4.頭頂后退步法
(1)特點
處理頭頂區來球,適合對方擊出反手位高遠球或平高球時。
步法靈活,可通過并步或交叉步調整位置。
(2)動作要領
起動后,以左腳前掌為軸,髖關節及上體在快速向右后方轉動的同時,右腳向右后蹬轉后撤一步。
左腳即刻用并步靠近右腳,緊接著右腳再向左后場退一步,重心落在右腳上,左腳跟進一小步,成為上體后仰側面對網的姿勢。
此時可以做原地或起跳頭頂擊球。
(3)適用場景
對方擊出反手位高遠球或平高球時。
需要快速調整至頭頂區擊球時。
5.馬來步(反手區后退步法)
(1)特點
處理反手區來球,適合對方擊出反手位平高球或殺球時。
步法快速,能夠快速調整至反手區擊球。
(2)動作要領
起動后,以左腳前掌為軸,右腳向左后方蹬轉使身體轉向左后方。
右腳經左腳向左后場跨出一步,重心移到右腳,成背對球網姿勢。
移動過程中,由正手握拍法換成反手握拍法,右腳跨步著地時發力反手擊球。
(3)適用場景
對方擊出反手位平高球或殺球時。
需要快速調整至反手區擊球時。
6.墊步后退
(1)特點
步法簡單,適合初學者或需要快速調整位置時。
移動靈活,能夠快速啟動并調整步法。
(2)動作要領
網前放網后,左腳向后蹬跳,用墊步向后回動。
側身向后并步,再接中國跳,完成擊球后快速回中。
(3)適用場景
初學者練習后場后退步法時。
需要快速調整位置并擊球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