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國產跑鞋品牌都是值得推薦的,當下比較熱門的有李寧,安踏,361度,特步,喬丹,匹克和必邁等,這些品牌在跑鞋領域都有著比較好的口碑,大家可以放心入手。
其中,李寧,特步和必邁都有比較完整的跑鞋矩陣,不管是小體重還是大體重,高足弓還是低足弓,慢跑還是競速,你都可以從不同維度選到適合自己穿的國產跑鞋。
而其他幾個品牌也擁有比較豐富的產品系列,基本可以滿足大家日常跑步所需。
如果是日常慢跑,可以選擇慢跑鞋,國產慢跑鞋比較熱門的產品有:李寧赤兔和超輕,361度國際線Spire-S2,安踏柏油路霸,喬丹風行,匹克態極4.0,必邁42K Pro潛能等。
如果是速度訓練,可以選擇速度訓練鞋,國產比較熱門的選擇有:李寧赤兔6Pro,安踏馬赫2.0,特步260,喬丹飛影3.0等。
如果是競速比賽,可以選擇碳板跑鞋,國產比較火的碳板跑鞋有:李寧飛電系列,特步160X系列和喬丹飛影PB系列。
下面就上述跑鞋,挑幾款給大家詳細介紹下。
1.361度國際線Spire-S2
適合人群: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
使用場景:10公里以上長距離慢跑
特點:Spire-S是361度國際線的緩震跑鞋,由于性能表現出色,性價比又高,受到很多跑友的喜愛,361度在今年又推出了Spire-S系列的第二代跑鞋。
Spire-S2中底采用雙層緩震結構設計,上層是QU!KSPRING+緩震泡棉,輕量緩震,腳感舒適。下層是BOUNDAIR°緩震泡棉,具備出色的緩震回彈性能,回彈性高達70%,比上代提升了13%,更具靈活性和韌性。
前掌加厚有助于提升運動穩定性,鞋面是雙層賈卡布,透氣性不錯。大底前掌是輕質發泡橡膠,有助于為跑鞋減重,后掌是耐磨HART橡膠材質,具備出色的抓地力和耐磨性。
2.必邁42K Pro潛能
適合腳型:正常足/高足弓/內外翻
適合人群: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
使用場景:10公里以上長距離慢跑
特點:這款跑鞋的定位是馬拉松跑鞋,緩震性能和支撐性能都很出色,適合中小體重長距離跑步,同時也適合低足弓和扁平足跑者穿。
中底采用四重密度的中底材料組合,中足部位有X型TPU穩定片設計,可為跑者提供持續的緩震回彈性能和穩定支撐性能。
一片式無縫賈卡提花網布鞋面設計,舒適透氣,富有彈性和包裹感,3M反光鞋帶設計,提升夜跑體驗。
3.李寧赤兔6PRO
適合腳型:正常足/高足弓/內翻
適合人群:進階跑者,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
使用場景:速度訓練,10公里以上長距離跑步
特點:赤兔6 PRO可進行長距離跑步,慢跑和速度訓練皆可,中底升級為全掌李寧?科技,后跟中底還配置了Light Foam ULTRA緩震科技,帶來輕彈的腳感和出色的緩震性能。前后跟差降為6mm,對前掌跑法更友好。
足弓處沿用PORBAR LOC穩定裝置,增強抗扭轉性和穩定性。大底升級為GCR止滑科技,防滑性出色,抓地強且耐磨,濕滑路面也無懼。鞋面采用MONO紗材質,輕盈透氣,夏日跑步不悶腳。
4.安踏馬赫3.0
單鞋重量:240g(41碼)
中底材料:氮科技
使用場景:日常訓練,競速比賽
特點:馬赫3.0是安踏馬赫系列最新的輕量競速訓練鞋,適合速度訓練和競速比賽,中考體測也沒問題。中底搭載全新的氮科技中底,腳感韌彈,兼顧輕量化和穩定性,能量回歸率高達82%,緩震回彈性能出色。
中足穩定片加寬加長,貫穿全后掌,上翻面積更大,加強了跑鞋的穩定性和抗扭轉性能,彎道超車更快,更穩定。大底采用A-GRIP PRO和中足GOZONE系統,具備良好的抓地力和耐久性,讓步伐過渡更流暢,體測過彎更從容。
5.特步160X 3.0
單鞋重量:186g(41碼)
中底材料:動力巢 PB+異形碳板
適合人群:配速320-500間的精英跑者
使用場景:競速比賽,速度訓練
特點:特步160X 3.0是特步160X系列的第三代跑鞋,也是為精英選手專門打造的競速碳板跑鞋,以出色的性能和高性價比贏得了廣大跑者的青睞。
中底采用通過超臨界物理發泡而來動力巢PB泡棉,雙層架構,前后掌加厚不加重,回彈性高達80%,比上代回彈性提升7.6%,緩震性提升7.8%,為跑者提供更強的動力和保護性。
中底配置全新的滾動式推進碳板,具備出色的穩定抗扭轉性能和高效的推進力,綜合推進性能提升4.5%,中足穩定性提升12.9%,新型碳板設計也比較適合國人腳型。
鞋面采用特殊定制的韌性紗架鞋面,腳感親膚,透氣舒適,包裹感也比較強。跑鞋大底采用特步全掌CPU大底,防滑耐磨比較出色,可輕松應對各種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