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8.5/10分
我拿到的TARTHERZEAL 4是白色主色款,配以黑色的Asics的黑色LOGO,黑色的TPU條本身也變成了鞋面的支撐部分。TARTHERZEAL 4本身給人的感覺就是:啊,一款馬拉松鞋就是這個樣子。外觀簡潔,并沒有太多的復雜設計,黑白相間非常適合嚴肅跑者。
TARTHERZEAL的鞋舌上依舊繡了霸氣的“虎走”,走在日語里是跑的意思,所以請不要在腦中吐槽穿上這款鞋子是像老虎一樣走路。鞋帶采用了TARTHERZEAL以來的2代彈性輕量扁式鞋帶。4代與3代的最大不同是,鞋面進行了一些微調,TARTHERZEAL 4的型號信息被調整到鞋跟處,又回到了和2代的設計。
后跟的支撐也做了變化,3代的后跟有輕微的翻毛處理,4代則加上了反光的Asics標志加以結構式線條裝飾。
實著:9.3/10分
我屬于比較常見的亞洲腳型,中足較胖,歐洲版型的鞋一律穿著難受。在穿Adidas Takumi Sen的時候,腳會稍微有些緊湊感(可接受范圍內),不過虎走一上腳就覺得非常合適,可能有人覺得,如果自己是瘦版腳會不會不適合,別擔心,Asics提供了Slim,Regular,Wide三個版本,應該可以滿足各種奇葩腳型。
鞋子的中足地帶也比Nike的Zoom Speed Racer寬敞很多,不會把腳底板擠到鞋子的內側。鞋面上的鞋帶十分輕盈,沒有壓腳背的感覺。
當然我作為一個下腳很重的跑者(全馬320),穿上它在公路上跑10KM之后前腳掌就明顯感到有些不適。但在進行場地間歇訓練的時候感覺十分良好。
支撐:9.0/10分
一雙競速跑鞋的支撐性能是其最重要的一部分,在這里也再次強調一下:TARTHER ZEAL 4的鞋底(中底+大底)和3代幾乎完全一樣。所以如果在3與4之間選擇的時候,你只需注重顏值和鞋面舒適度即可。
前掌厚度15mm,后掌厚度22mm,在快速奔跑時前掌提供向前的動力,同時大底的PU模塊會提供強大的抓地力,中足的DUOTRUSS雙密度中足支撐片會將分向兩側的力集中向前(防扭轉),后跟的著地時間應該是最短的,黑色的AHAR+防滑橡膠此時正好起了作用。
緩沖:7.0/10分
競速跑鞋的緩沖當然不能和有GEL膠的Kayano相比啦,為了可以增加一些緩沖,TARTHER ZEAL 4配備了一副透氣的EVA鞋墊。作為該鞋的緩沖主力。當然只能說起了一點點作用,所以如果你是全馬500選手,這雙鞋子完全不適合你。即使體重很輕穿著慢跑5個小時,給腳帶來的傷害也會遠大于緩沖性能更高的慢跑鞋。
防滑:8.3/10分
如今的競速跑鞋基本上都有PU顆粒在前掌防滑,所以防滑效果比常規的慢跑鞋更好。我也在雨天進行過奔跑測試,鞋底并不會產生太大的打滑現象。不過如此透氣的鞋面很快就濕透了。
耐久:8.5/10分
我還記得之前江湖傳聞:“虎走只能跑300KM,跑完就廢了”。但實際真的是這樣么,TARTHER ZEAL 4前掌的PU顆粒非常的牢固,即使是不完整看起來隨時要掉的半個顆粒,在跑了100KM之后還是絲毫未動。而后跟處的AHAR+耐磨橡膠也非??孔V,只產生了輕微磨損。
而且競速跑鞋在訓練過程中大多會用在場地訓練以及路況較好的平路進行訓練(不過還真見過穿虎走跑港百的),所以對鞋子的損耗也會相應降低。我唯一比較擔心的是其輕薄的鞋面會在不斷的折彎中產生磨損,很多競速鞋子的外側鞋面都會磨出一個窟窿來。
還有一點就是速度型跑者的體重一般都會比較輕,這樣也會降低中底的損耗。
總結
有三十多年經驗的為亞洲人設計的TARTHER系列,可以說是我們嘗試競速跑鞋的最佳選擇了。3代與4代的不明顯改變也說明了,TARTHERZEAL被設計的足夠優秀。當然最后還是要說一句,鞋子做的好,并不一定適合你,也許要訓練成“猛虎”,才配穿上“虎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