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性
野馬5具有28mm的Phylon EVA厚度,加上前掌的巖板和后掌的氣墊,足底的保護已經足夠應付大多數的越野地型,除了細小的鵝卵石路還會感覺到硌腳外,沖擊力基本上都被巖板分散到整個前腳掌,然后被Phylon吸收掉。
舒適性
野馬5很適合我的2E寬腳(大多數亞洲人的腳型),它沿襲了NIKE跑鞋包裹性一慣的好,經過長距離長時間的測試,前掌在鞋內貼合很好,腳趾和腳掌都沒有產生水泡。
由于巖板的原因,鞋子剛穿上時會覺得有點硬,但經過10公里左右的試穿后,就會感到很舒服,但對于體重較輕的跑者,這個過渡期可能會稍微長一些。
另外,在長時間的越野徒步中,由于前腳掌整個掌面持續較長時間的受壓,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
透氣快干方面,雖然是2層的網面結構,仍能保持良好的透氣性能,但在30多度溫度下,穿著普通的越野襪子,不覺得鞋內悶熱,期間鞋子也濕透過,由于溫度比較高,最后鞋子還是干了,快干表現屬于中規中矩。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鞋墊比較薄,鞋子濕透后,在上坡時鞋墊中部容易折疊走位;但由于鞋墊的前面是粘住的,所以很快就能復位,沒有太大的影響。后來鞋干了也就沒有出現這個問題了,但還是建議換一雙厚一點的鞋墊。
緩沖性
野馬5那28mm Phylon的中底材料,在越野鞋分類中屬于較高緩沖的類型,其緩沖性能確實很好。
在長達10個多小時越野,雖然已經很疲勞了,但仍然很清晰地感覺到腳下良好的緩沖。
抓地性
在測試中,野馬5那5mm的厚齒確實表現出了令我信服的抓地能力。
在干燥或略有潮濕的泥路上,無論是上坡還是下坡,幾乎不打滑,上坡時完全借得上力,下坡時也不會擔心不穩。
我專門試著在沒什么體力時,從急陡的山坡半個腳距一步一步慢慢地挪下來,這樣的行走要剎得住身子不前沖,除了要腳部有力量外,對鞋子的抓地力也有很高的要求,要能夠借得上力才行,而野馬5還是很輕松就完成了任務。
我還特意試了下踩在長滿青苔的圓滑石面,野馬5還是比較容易打滑的,但是這種極端的路面,也沒有什么鞋子不打滑的。
耐用性
跑鞋大底的耐磨程度是跑友們的重要關注,我是比較費鞋底的那種,即使是VIBRAM越野產品中最耐磨的XSTREK的3.5mm外底,也撐不過300公里就把鞋外側的齒給磨平了,SALOMON 3mm的Contagrip和VIBRAM的3.5mm的MEGAGRIP撐死也就到150公里左右。
經過接近100公里左右跑步和越野,野馬5的大底外測有個別硬齒已經磨掉一半了,大底的耐磨度屬于中規中矩。
至于鞋子其他性能,例如熱壓膠的質量,鞋面網面的堅韌程度,由于測試時間較短,只能說保持良好,并沒發現有問題。
我平時路跑都是穿NIKE的,鞋子穿了上千公里,大底都磨得不成樣子,鞋面沒破過哪怕一個小洞,所以個人認為野馬5鞋面網面的堅韌性是應該沒問題的。
靈活性
對于一雙長距離的越野鞋,對比我穿過的其它高緩沖的品牌鞋子,重量即使相差十幾克,對我的總重量也影響不大了。
在長距離比賽的鞋子中,野馬5的靈活性算中等,特別是和某些品牌價格將近2000元的鞋子相比較,明顯遜色。
我身高1.83米,體重84公斤,穿45碼或46碼的越野鞋,屬于體重腳大的跑者。
Nike Air Zoom Wildhorse 5經過了我近百公里的路跑和越野測試,十分優秀。
我認為野馬5是一款非常棒的跑鞋,保護性,舒適性,緩沖性,抓地性均表現優秀,非常適合中長距離的日常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