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手挑近網不轉球:成功率相當高,即使失誤也是出界多于下網,但自我感覺球過去以后威脅還算一般,如果遇到水平高的對手應該能快打和快沖快拉回來,應提前做好防守或者相持,反沖準備。遇到水平不高的破壞其節奏或直接得分是足夠了的。
正反手挑不出臺下旋:一開始出界和下網失誤多些,適應了以后基本和挑近網不轉持平,回球不是很賊也不至于過高,個人感覺被對手以各種攻擊技術反擊的壓力小點兒,但也有限。
臺內發力挑打:很爽很爽,但是要求使用者動作規范,發力集中,對旋轉判斷較準確,至少一開始我動作還沒打“開”的時候出界失誤挺多,也反映出板子彈性不錯,對付水平不是很高的人直接得分的概率我估計能很高。
反手彈擊:賊爽賊爽,此技術充分測試出了板子的彈性優勢,雖然弧線不是很賊,速度也還說的過去,但是架不住成功率高啊,而且由于彈性好,彈擊的球至對方球臺落點普遍很深,Pa.Pa的聲音十分悅耳,如果我的“測試對手”水平高些的話,個人感覺完全能夠通過力量,落點變化的連續彈擊把他逼入絕境。反面上手其比死。要注意的是留心自己的動作和板形,動作不規范或者不注意壓拍的話連續彈容易出界,尤其是大力彈擊。
中近臺正反手弧圈,起下旋:不能說是優異,只能說夠用,一句話來講就是規規矩矩,無論是低平弧圈還是高調弧圈,無論弧線還是速度。底板吃球,型變,以及制造旋轉的能力由于配的是最低端廉價套膠所以我很難下結論,就最終搭配出來的結果和對我個人的技術性而論還是不差的。對于底板弧圈性能要求很高的人可能未必滿足的了你。個人感覺此板絕不至于在這些技術上讓你被對手抓小辮子,弧圈技術十分突出的人通過優化套膠搭配甚至能更好的挖掘他的弧圈潛力,不過還是不建議你拿他當兩面弧圈板來使,以弧圈做技術銜接或者以弧圈欺負水平一般的對手綽綽有余的。
各項搓球,控球:前面說了,我個人的手感“容錯性”不算差,所以此等技術我給它打8.5分。撕,撇,擰,長搓,短搓,快搓慢搓,落點控制,都能較好滿足我個人需要,臆測對于打球不是很細的人來講此板的彈性和硬度可能會讓你在控制球上花費點時間適應,沒什么捷徑,要么調整套膠,要么多拿它適應,實在不行就考慮換軟的板吧,呵呵。
底勁:由于我不是力量型,也不是暴沖王,所以不敢說的太絕對,即使它有十檔的實力,我的控制型打法也只需要它在前6檔表現好點就足夠了,真要是把我逼到遠臺他底勁再好估計我也難免失分,一百檔對我也沒有意義。不過感覺上底勁應該是它的弱項,除非你力量特大,動作特正,興許稍微彌補彌補,建議主動退臺多,離臺對拉多的人最好選別的板。
正手攻球:我把正手攻球評測放在最后是有原因的,此性能可是壓箱底兒的驚喜,挑打是很爽,彈擊是賊爽,正手攻球就是爽,前面說了,彈性好,硬性足,所以正手攻擊是最出彩的,在中,近臺正手發暴力掛高檔擊球的時候,精彩而又詭異的一幕出現了,球仿佛巡地導彈一般以低平而優美的弧線擦著球網狂鉆對手底案,著臺反彈后二級助推火箭點燃,在敵方攔截導彈(球拍)將要命中的一剎那,球繼續以低沉刁鉆弧線沖出攔截彈摧毀范圍,宛如鋼刀一般直插敵方總指揮部(身后擋板),隨著N噸TNT當量戰斗部的引爆。世界終于平靜了,輕輕的,對手將球撿起來,正如我輕輕的將球發出去,我揮一揮衣袖,重現著那一板的風采。
總結
MC-4應該是快攻結合弧圈底板,良好的彈性,合適的硬度以及正手攻擊的亮點明顯,其余表現基本合格,10幾20塊的膠皮都能配應該不是個挑套膠的主,回球預感值我給他打6到7分,(假設一個拍子球一脫板你就能準確判斷出失誤與否的話,其回球預感值可定為9到10分,以此對比)因為攻球時候我總是感覺球運行三分之一我才能馬上反應過來失誤與否,不像從前打過別人的一個板,一出手就知有沒有,中力量擊打過去球的弧線為前段平直,略高,后段墜,掉,就好似魚竿的三七調一樣,正手大力擊打弧線整體感覺都挺賊,尤其帶有弧圈動作的時候,十分刁鉆,不知道換了別的膠皮表現如何。
個人感覺MC-4即使不挑膠皮也是個挑打法的板,技術掌握的多,控制良好,應變能力強,動作比較正規的人比較適合使用,近臺極暴力打法一樣適用,其余的打法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