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時代球板推新速度并不算快,經過了多年磨練之后,期待新板的心情如年華已去,平靜無瀾。STIGA在不經意間發力,祭出新一輪的新木材球板。玫瑰5玫瑰7便是其中的經典。與玫瑰木(玫瑰5玫瑰7)的不期而遇,使沉寂已久的心率再次加速。
此玫瑰木非彼玫瑰花,玫瑰花屬灌木,雖然枝干上滿是尖刺,但是太細無法成材。玫瑰木(Rosewood)屬喬木,原產熱帶美洲,現分布較廣。其中巴西玫瑰木最富盛名,但已成為全球十大瀕危物種。玫瑰木木質較硬,可歸于俗稱紅木的酸枝類,是制作吉他的上佳木材,用于乒乓球板的制作,應屬首次。
玫瑰5玫瑰7與黑檀共四款球板,構成了STIGA的硬木系列。外觀設計與黑檀如出一轍,通體單一色調,手柄白線與拍肩的白字醒目,標牌簡潔,盡顯古樸之風。黑色調的球板常見,深沉而冷酷。玫瑰木顏色偏紅,家具般的紅棕色在球板中幾乎沒有,手柄染色也略顯另類,不知能否戰勝球友們的審美。黑檀七有著結構獨特,玫瑰木的兩款結構就都很眼熟了。木材硬度方面,玫瑰木略軟于黑檀,同樣具備STIGA近期必用的納米科技(NCT)。
類OC結構 (寇頭+云杉+阿尤斯)被奉為五層弧圈板的經典結構,其締造者STIGA從未停止對其改良。無機時代,納米OC,黑檀五迅速跟進,大芯增厚,面材更換,納米技術的使用,使經典結構重獲新生。玫瑰5面材使用玫瑰木,云杉+阿尤斯的內部結構未變。這支橫板樣品,厚度5.9mm,重量80.9g,兩項指標中規中矩,膠皮配重余地很大,STIGA近年生產的五層板都不算重。
納米OC手感“酥”,很有味道,底勁奇大,卻并無多少整體形變,與OC的回彈作用方式完全不同。黑檀五面材很硬,在球板中作用比重偏大,反彈速度很快,球感“脆”,走硬功夫路線。玫瑰5比黑檀五內斂,比納米OC直接,卻并不是簡單定位于二者之間。
中小力量下,玫瑰5的速度一般,甚至有偏“肉”之嫌,出球穩當。隨著逐漸加力,速度提升較快,“脆”感越發明顯。尤其在合力到位情況下,擊球聲音很響,出球威猛。換句話說,玫瑰木五在速度上的不同檔位變化分明,細節豐富,并且提速合理,各種過渡球與中性球有很大的表現空間。手感具有最典型的STIGA味道,沒有納米OC與黑檀五改良的那么“過”,極容易上手。
玫瑰5極大發力時,面材少量形變有益于底勁,而較硬的“存在感”則使力道傳遞不順,是由于硬面材與云杉+阿尤斯回彈速度存在差別。中小力量差別微弱,力道越強越能被放大出來。因此易變形的林巴面材納米OC越發力底勁越大,而黑檀五則始終處于剛性反彈的高速狀態,所以說發力強人適用前者,發力少而借力多的人該選擇后者。玫瑰5比納米OC更容易控制駕馭,比黑檀五增加了很多細節和檔位變化,但是發力和速度都不能達到極致。作為STIGA五層弧圈板陣營的多面手,玫瑰五適用范圍更廣。這支板不挑膠皮,但不建議海綿過硬,以免掩蓋了球板的豐富細節表現力。
玫瑰5表面兩層較薄,中央三層近似等厚,結構接近DONIC的PPP與奧洽七層板。樣品為中式直板,厚度6.6mm,重量90.8g,真是又厚又重,貼兩面反膠有點撐手,需仔細打磨,且手小者慎用。直板推擋手感實,容易借力,這是厚重的優點,但用來橫打則勉為其難,手腕負擔極大。若是橫板則稍好,橫板的握法對厚度與重量寬容度更大。
七層板通常看重剛性與速度,玫瑰7的速度優勢可以很容易的發揮出來,容錯性好,觸球時機或是手法稍微差了半分都無甚影響,人人都可成為發力高手。小球表現是亮點,收放自如,不會冒彈,并且可以依靠膠皮制造不錯的旋轉,玫瑰木對力反饋的多檔性確實優于黑檀。玫瑰7雖然比黑檀七溫和,但在七層板中,仍是極富攻擊性的。比CL回彈速度更快,與新款膠皮搭配更好,手感更清晰。雖然球板支撐力很強,但仍推薦易打透的膠皮,使球板特點更容易發揮。
玫瑰7中央三層阿尤斯總厚度比例很大,對表層與次表層的支撐勝于云杉+阿尤斯結構,雖未像黑檀七般軟硬木材交替搭配,卻沒有明顯的外硬內軟,面材表現并不突兀,與黑檀七同樣有著整體感強的特點。由此可見,硬質木在層數多時更容易搭配,突出的個性容易互補與中和,只是厚度與重量偏大多少有些限制。
五層板僅僅更換為硬木面材,仍不是最佳方案,需加強內部結構的支撐。正因如此,極端發力時玫瑰7表現略優于玫瑰木五,五層板的底勁優勢未發揮至極致。兩款玫瑰木球板性能穩中帶兇而不走極端,都不難打透。雖說如今五層板與七層板的風格差別在逐漸減小,但在速度,手感,發力機制上終歸不是一路,交集不大。值得提醒的是,兩支球板面材硬,形變小回彈快,中小力量制造旋轉更依賴膠皮性能與球技,發力后旋轉五層板占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