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2代可以說是我最喜愛的一雙Under Armour跑鞋了,其外形討喜,腳感出色,唯有穩定性略有不足。這一次當拿到即將評測的Under Armour Charged Bandit 3時,打開鞋盒的第一瞬間有些摸不著頭腦,因為它的幾乎沒有延續之前的外形,但下一秒就開始考慮改變了外形的它穩定性是不是提高了呢?
之所以上文說喜歡2代的外形,主要原因是感覺2代菱角分明,其實自己觀察過這兩代你會發現在整雙鞋的結構上基本一致,都是前側織物鞋面加后側TPU的配合。不同的是全新的Under Armour Charged Bandit 3使用了全新的編織技法使得鞋面更加一體化,雖然取消了之前版本中鞋頭與鞋側的少量熱帖裝置,但無論是硬度還是穩定性上都提升了很大。
稍作熱身開始了本期的評測環節,系緊鞋帶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做了跳躍動作,而這一次Under Armour Charged Bandit 3的初步腳感與我想象的一樣。中底位置的雙層Charged Cushioning發泡科技可以說是看似簡單,實則威力強勁。通常我為朋友推薦跑鞋時都會先把Under Armour納入其中,因為腳感真的可人,Under Armour Charged Bandit 3也正是這值得推薦的行列。每一次落地后的推進都感覺強勁有力,非常之彈又不至于過硬,總之是一種令人充滿奔跑沖動的緩震感。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我心中一直存在的穩定性問題,在之前2代的穿著中總感覺前沖感特別強烈,會感覺腳在鞋內竄來竄去。而這一次Under Armour Charged Bandit 3再調整了鞋面編織技法與全新的SpeedForm構造后基本上沒有再發生這樣的現象,在跑動過程中即便遇到下坡也順暢通過。而后跟位置一如既往的TPU承托盤猶如“安全座椅”一般將腳跟牢牢固定在鞋楦內。而制衣出身的Under Armour也非常了解腳部結構,鞋舌猶如第二層皮膚一樣依附其上。
我對于Under Armour跑鞋的偏愛可能從上文已經能夠看出了,而美中不足的地方似乎也有些苛刻。相信每一位跑者對于“新歡”與“舊愛”都有種難以取舍的問題,這在Under Armour Charged Bandit 3上就出現了。僅個人觀點,全新的3代外形設計上有些平庸,沒有前一代亮眼,但性能確實提高了不少,所以是要樣子還是要性能這就要看跑者們自己的喜好了。
更加輕質的體驗,更加優秀的性能,這是Under Armour Charged Bandit 3最為關鍵的提高,對于訓練量在15Km以上的跑者相當使用。而899RMB的官方售價對于一般的上班族來說也是在能夠接受的范圍內。如果你想嘗試更加新派的跑步體驗與更加具有沖擊力的腳感,Under Armour Charged Bandit 3真的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