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感新突破
Under Armour Blur,最為吸引我的,同大多數我所嘗試過的UA跑鞋一樣,那便是鞋面的編織技法。不過此雙與之前幾雙評測的鞋面編織有所不同,除了前掌與后跟位置的雙重分離式編織工藝外,整個鞋面都處于一種不規則的發散性編織紋路,這對于我來說也是頭一次見到。而這種不規則還是亂中有序,有的花紋處于弧線放射狀,有的屬于交叉狀紋路,這樣的做法可以很好的適應腳部的每一塊肌肉,保證其相對應的貼合作用,同時鞋頭位置的熱帖工藝除了美觀也是強有力保護了腳趾位置不受到外力的沖擊。
如果將Under Armour這一品牌形容為一顆運轉勢頭猛烈的恒星,那么這雙Blur一定算是核聚變出來的異類,它或許并不具備多么閃光的能力,但穿上腳卻足以征服整個地心。總結來看,Under Armour Blur算是一雙非常適合訓練穿著的競速型跑鞋,它輕質的重量與新穎的外形設計相信同樣可以俘獲很多跑者的心,推薦給體重相對較輕,并有一定訓練基礎的跑者朋友們。
污點既清純
將Under Armour Blur穿上腳,SpeedForm結構營造出了一種別致的貼合質感,從鞋頭到鞋舌貫穿到后跟,順著腳底推進至每一步的進行。在熱身階段給予雙腳的最大感受就是輕彈,仿佛每一步都充滿著動感。在走動中,透氣的網眼布鞋舌通過拉伸支撐帶與鞋底相連接,讓支撐性能與舒適性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有意思的事,如果單看Under Armour Blur的后跟位置會讓人有種“硬到沒朋友”的跟腱磨損感,但其實穿著船襪的我在無論走動還是跑動中都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這一切都可謂是SpeedForm結構的神奇體現,以至于讓我在熱身還不完全的情況下提前進入測試狀態。
此雙Under Armour Blur的中底位置使用了輕質的一體式發泡材料,與其它UA跑鞋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感覺整個腳掌都非常的薄透,場地感明顯,好的方面來說就是非常利于速度型跑者的提速與速度持續能力;而相對的會讓肌肉力量不那么好的跑者感覺腳掌有些吃力。不過在我的10Km測試中,并未感覺到過分的緊張感,無論嘗試全掌落地還是前掌落地跑法,其回彈性與力的分散能力都還算不錯。最為值得說的還是SpeedForm讓雙腳始終屬于“無感”的狀態,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腳踝位置剪裁讓雙腳永遠保持在一個舒適區,這對于長距離訓練絕對是個福音。
如果非要雞蛋里挑骨頭,Under Armour Blur的支撐與抓地性相對其鞋面貼合度來說稍顯薄弱。在跑動過程中,每次遇到彎道都感覺身體有些小小的力不從心,當然我相信這與評測當天剛剛下過雨一定有關,如果在干燥的柏油地面上進行訓練效果應該會提高不少。而除了剛才那么多的美言,我對于后跟的分離式設計也頗為喜歡,除了充滿設計感外,這一設計對于后跟落地時的緩沖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分散作用。而其鞋面出眾的透氣性能也是一把夏天的利器,完全不會受到悶熱的襲擾,輕薄的鞋身重量對于長距離競速也是易如反掌。
整個測評下來,我越來越覺得這雙“Blur”充滿著種種有意思的地方。在所有鞋子都在朝著“Pure”的方向前進時,它卻另辟蹊徑,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意和不服現狀的態度。無論把Under Armour Blur放在哪里,它都是獨樹一幟的一雙跑鞋,當然在本期的競速專題中也是穩穩的入榜。看到這里,你能體會到這雙“Blur”的不同之處嗎?在此我為大家提供一個建議,如果你愿意嘗試,可以在你的下次訓練中打開音樂播放器,選擇一個Blur樂隊的歌單,系緊鞋帶,穿上它完成的一次最遠征程,也許會進入到一種奇妙的境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