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球
F9:作為同樣平衡點為295mm的球拍,很好的延續了上一款付海峰使用的N50二代球拍的優點,拍頭略有點點重,平衡扎實的手感,上手無難度。拍桿作用下回彈力明顯,在擊球時候產生的鞭擊效果要多好,拍子的性能讓擊球連貫性和穩定性的比較好,彈速較快。在同等條件下,爆發力要優于F9 PT。
F9 PT:平衡的手感,讓人無需過多適應就能上手,仿佛多年不見的老朋友,熟悉中夾帶著驚喜的感覺。在對球的控制方面方面要比F9稍差,但是由于拍框形狀不同的緣故,需要多一點的發力才能到達同樣的擊球效果,但細截面的拍框設計讓F9 PT的揮拍速度明顯感覺要比F9快。
進攻
F9:作為傅海峰的御用球拍,殺球的性能肯定不需要太多言語去贊美,賽場上的表現就是最好的說明。原以為需要專業隊的力量才能將這把拍子耍的虎虎生威,但沒想到拍子對使用者的力量要求并不高,非常適合業余愛好者使用,沒有任何震手的感覺。拍子出色的爆發力帶來的絕佳的力量和速度,再加上拍框,中桿和球線彈性的得到了很好的結合,帶來的是狂風暴雨般的絕佳力量和速度,絕對是雙打后場壓制的利器,讓你欲罷不能。
F9 PT:熟悉付海峰的朋友都會知道,他之前使用的TI 10二代和N50二代球拍都是將拍框進行壓縮,帶有獨特的拍框凹槽設計,F9 PT沿用了這樣的設計。由于線接觸的是一個個拱形弧,不存在被連接點吸收擊球力的問題,使得擊球感覺是和球拍一起出去的,手感更精準。而且由于減少了擊球力損耗,使得殺出去出球速度更快。F9 PT的殺球也不是具有絕對的殺傷力,如果期望它能打出一拍定乾坤的殺球的話,這是不切實際的。F9 FT的殺球優勢在于中桿恰到好處的硬度帶來讓使用者感覺舒服的力量和速度,將球打向對手的死穴。F9 PT的拍面穩定性上要差于
F9與現今加入了諸多高科技的高端球拍相比略顯些許震手。
防守
F9:拍子的整體重量恰到好處回球的質量,防守揮拍速度雖然不及F9 PT的球拍快,但也沒慢到讓你發狂的地步,只要有良好的預判和提前的啟動時間。防守的時候拍子良好的平衡手感和彈性使得不用太多引拍動作,僅靠手指手腕力就能把球輕松完成各種動作,被動時候球的落點控制不錯。由于F9的彈性要比F9 PT要好,所以要注意力度的把握,不然球出界是常有的事。
F9 PT:球拍的風格要比F9多軟,出力相比之下沒有那么直接,拍子的良好的彈性雖然能有助于回球的質量和深度,但要求使用者要有良好的預判和提前的啟動時間,出球的速度占優,但力量上還是有所欠缺,還沒能做到F9 的輕松應對。
網前球
F9:比較穩健,球拍時刻保持穩定,控球更精準。在擊球瞬間,拍框穩定性還不錯,但是沒有明顯感覺到能讓球停留在拍框中的包裹感。不知道究竟是拍子太彈,讓網前小球變得有點難以控制,需要在彈性與控球手感上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網前推球較輕松,對手腕力要求不高。網前挑球,拍子良好的彈性使得不用太多引拍動作,僅靠手指手腕力就能把球輕松的高高挑到后場,對于落點的控制也很準確,輕易的調動對手。
F9 PT:平衡的手感讓使用者能輕松應對網前各種小球,對手腕力要求不高。網前的搓,推,勾,拍子良好的彈性使得不用太多引拍動作,僅靠手指手腕力就能把球輕松搞定。
F9和F9 PT從不同角度審視都擁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在設計理念和科技搭載上難分伯仲,也使得兩款球拍更耐人尋味。以純粹的手感,最純粹的技術,呈現最純粹的運動風格,這種最純粹的球拍設計理念與眼前的F9,F9 PT十分吻合,沒有太多搶眼的科技噱頭,務實耐用的內在成為F9和F9 PT作為實戰派球拍的最好注解。而F9 PT的推出讓大家既興奮又好奇,從名字來看,我們不得不將其與同門師兄的F9相提并論,但畢竟兩款球拍的市場定位不一樣。作為KASON首席代言人付海峰的御用球拍F9面向更為專業的運動員和業余愛好者。F9 PT的則更加偏向中端消費者群體,很好的填補了KASON在中端市場新品的更新空白。總體來說,F9和F9 PT都繼承了KASON最王牌的球拍科技,并且在各個細節都做到了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