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穿感受
PUMA FUTURE戰靴在更換為針織材質鞋面之后,球鞋的寬度似乎變瘦了,而JP270尺碼的FUTURE 4.1 MG上腳之后覺得長度稍稍偏長,兩相綜合反倒成了比較合適的尺碼選擇。所以在尺碼選擇上,我會建議普通腳型的球友按照以往球鞋的正常尺碼來選擇,初上腳會感覺比較緊,但完全可以通過實戰撐開。寬腳和高腳背的球友一定要試穿,鞋面定型很好,腳型不合適可能會比較難受。
上腳之后球鞋的整體包裹感非常明顯,貼合感也很出色,似乎并不需要鞋帶再進行一次鎖定了,鞋帶就留著在鞋面上“玩兒花樣”吧。此外,球鞋上腳后的整體感受是偏硬的,可以預見到的是支撐,發力都很不錯,但觸球感不會很好。MG大底在中上等人草上踩得很平穩,抓地力也不錯,缺點就是讓整雙球鞋穿上去偏重,重量上比起FG版本會有更明顯的感覺。
穿著熱身之后,感覺需要為FUTURE 4.1 MG足球鞋留下充足的磨合時間,讓鞋面的針織面料充分熱開,與雙腳達到更好的適應。過程中腳背前端有明顯的壓迫感,恰好是在腳趾關節上方,這個位置應該是鞋款設計時定型偏硬,覆膜較厚的部位。此外,球員需要在磨合過程中去尋找,摸索這款鞋面的觸球方式,體會發力,腳法的運用。整體來看,每個三四場比賽,新FUTURE不會穿的很順腳,這與前兩代FUTURE上腳后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實戰感受
雖然試穿的時候腳感偏硬,但磨合總是一步一步來的,慢慢適應才能讓球鞋充分發揮功能。實戰中UTURE 4.1 MG的包裹性和支撐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個針織鞋面配合鞋領設計,其實真不需要鞋帶再來鎖定了,這是我穿著一代,二代FUTURE足球鞋時做不到了,但是出于“安全”因素考慮,鞋帶還是要系一下。另外,evoKNIT Pro針織面料在配合覆膜之后,韌性非常出色,急停,轉身等動作時鞋面的支撐包裹毫不丟失,哪怕側向發力蹬地,也不會感受到鞋側面的外延。如此的穿著感好處在于跑動,做動作時能夠更加隨心所欲,發揮敏捷性。
不過,FUTURE 4.1 MG所使用的evoKNIT Pro針織鞋面在前幾次穿著時會顯得比較硬挺,顛球,觸控球時腳面的感受并不直接,球如同砸在塑料上般的生硬,而鞋面新設計的3D外凸輔助也完全沒有起到效果。究其原因,并不是evoKNIT Pro織物不好,而可能是織物層的厚度,鞋面覆膜的厚度以及覆膜技術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至少前三場比賽,你都會感受到鞋面的生硬,短傳的時候還好,帶球和長傳時,控球體驗真的略差。實際上,前一代FUTURE的鞋面就存在這與的問題,evoKNIT Pro鞋面也是觸感很硬,沒想到這一代還有如此的問題。當然了,在完成整雙球鞋的磨合之后,鞋面觸感會慢慢提升,要不然職業球員怎么穿FUTURE比賽。
有缺點當然也伴隨著優點,測試過程中FUTURE 4.1 MG還有一點感受特別明顯——發力充分。鞋面硬度影響觸感,但整體的包裹支撐是到位的,再加上夠硬,所以長傳,射門時的力量發揮完全解鎖,只不過大家需要慢慢去適應長傳,射門時的感覺,找準部位并控制好出球狀態。
FUTURE 4.1 MG所使用的大底應該是目前市面上評價非常高的人草大底之一,除了偏重一點,幾乎無懈可擊。鞋釘長度,密度恰到好處,可以兼容地毯草,中,高等人草球場,基本上有這雙鞋,國內絕大部分球場都能踢了。實戰時這款大底的表現也一如既往的好,跑動,蹬地時非常穩定,抓地力好不會打滑,支撐力也足夠強,缺少的就是那么一點緩震,不管是在中底還是在鞋墊上,PUMA應該嘗試為FUTURE 4.1 MG加點緩震。
還有一點值得肯定,FUTURE 4.1 MG的使用耐久度非常好,實測,拍攝好幾場比賽下來,鞋面,大底一點毛病沒有,特別適合在人草球場上穿了。相對的,鞋面撐開,完成磨合的時間也會久一點。
測試完PUMA FUTURE 4.1 MG足球鞋之后,我個人評分70分。外形好看,MG大底場地適應性好,但腳型兼容性一般,鞋面生硬的觸感扣分嚴重,過長的磨合期也有點考驗人的耐心。當然,沖著高端MG版本戰靴,FUTURE 4.1 MG還是值得一試,對觸感要求高一些,或許就有球友喜歡這種穿著感受呢?球鞋是運動的輔助裝備,只有穿起來踢得順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