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體重60公斤,穿GOrun4進行了4次實跑,跑量50公里。第一次是偏向適應的慢跑,后面進行了一次10公里,一次15公里LSD,一次間歇跑練習,每次練習GOrun4都能帶給我一點新的驚喜。
第一次穿上GOrun4跑了10公里,跑表軌跡不太準,實際配速6分10秒左右。第一跑重在感受鞋底不同區域的緩震和是否磨腳。這雙鞋真的不需要磨合,雖然鞋頭內部有TPU片,但即使是赤腳也幾乎感覺不到,鞋面緊實包裹著我的腳面,鞋舌穩定,鞋帶也不容易松散。如果要說缺點的話就是鞋面過于柔軟缺少了必要的穩定和保護性,高速扭轉,避障和急停的話還是需要多注意腳下。但穩固和靈活就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吧,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這種靈活的感覺。中底前后掌著地緩震效果是接近的,有不錯的彈性,但想要了解這塊中底性能到底如何還需更多嘗試。
沒有跑步天賦,跑步一年基本都在健康慢跑,水平慢慢提高,10公里從來沒有跑進過50分。第二次穿上GOrun4本來也是準備進行健康慢跑,但是用6分配速從家里跑到操場2公里的距離,踏上塑膠跑道之后突然感覺腳下輕盈,渾身充滿活力,干脆就沖起來,最后竟然也刷新了10公里PB。我不得不說這塊中底幫了我的大忙,輕盈,靈活,讓我感覺自己的雙腳就像車輪一樣滾動向前。適度的緩震,輕微的回彈感,不會太軟,也不拖沓,幫助我完成了這次PB的十公里。
休息一天再跑,這次進行了15公里的慢跑。南方的冬天還真是溫暖,下午氣溫23度左右,我已經赤膊跑步了還是微微出汗。但是鞋子的透氣良好,全程腳部都很干爽。有利當然有弊,GOrun4防水性自然是不行,下雨天還是不建議穿著了,會很容易打濕鞋面。令人滿意的一點是完成15公里后我的腿部肌力已經下降了,但中底緩震衰減卻并不明顯,能夠基本保持開始的狀態,這是我前面提到的一個小驚喜。但因為無法在炎熱和寒冷的環境中測試,所以在上述兩種條件下中底材料是否還有如此發揮本人不能隨便下定論。只能說在舒適的氣溫下跑步訓練,這塊中底的發揮是令我滿意的。跑過積水路面時,鞋底也沒有打滑現象,防滑性不錯。而鞋底耐磨方面嘛,也不需要太多描述了,看圖就可以知道,有點差強人意。
最后一次實跑進行了一個7公里的慢跑,然后一個10*400米的間歇跑。用4分的配速間歇跑時,GOrun4的表現也不錯。鞋身感覺不到太多束縛,中底依然緩震足夠,略有不足是前掌蹬地的時候有輕微打滑,有點使不上力的感覺。也可能是因為本人比較少以這個速配跑,還沒掌握好落地蹬地要領。但對比本人擁有的跑鞋,GOrun4已經是我穿過的最輕的跑鞋了。雖然比較輕,鞋面缺少些支撐性,但是瑕不掩瑜,它的優點滿足了我目前對較短距離或者速度訓練的需求。
總結
優點:極簡設計,簡約的配色,充滿動感的外形,容易穿搭;輕量,足夠并持久的緩震,足心著地技術通過特別的幾何設計引導增強了足中部著地的姿勢。
缺點:鞋面支撐性較差,防水性較差,鞋底耐磨性較差。
定位:正常步態,正常足弓,有一定跑步基礎人群。不推薦低足弓,內旋過度和大體重人群使用。不推薦在惡劣天氣時和復雜路況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