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性:17分
雖說一雙鞋子的包裹性不完全取決于鞋型,但從鞋型也能看出些許端倪。馭帥10在鞋型上一改前9代作品一貫的穩重龐大的風格,走上了輕盈緊湊修長的路線。這種偏窄的鞋型其實已經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包裹性,這體現在這雙鞋子的穿脫會比較費力。拋開鞋型,另一個提升包裹的設計在于鞋舌。不對稱的鞋舌加上可調性極大的鞋帶極大提升了對腳面的貼合度。另一方面,由于是專為國人設計,為了更符合亞洲人的腳型,鞋楦扁平寬大,但本人認為這雙馭帥10的前掌還是偏寬了一些,本人的腳型屬于常規型,實戰中前掌稍顯空蕩,但影響并不大。再說腳踝處,雖說這雙鞋子是傳統意義上的高幫設計,但鞋幫較柔軟,實際包裹感并不十分突出。還有一處亮點細節,就是后跟處使用了和AJ XXX類似的填充海綿,這讓后跟處貼合度提升,舒適感升級。綜合來看,馭帥10在包裹性上的處理不乏亮點,但也存在小小不足。
緩震:16分
馭帥10采用全掌云三,是李寧目前的主流緩震科技,說白了就是用有吸震避震效果的發泡材料填充中底。而SAS,則是馭帥系列一直獨享的御用科技,名字十分高大上,美曰"同步協調系統",意在同步前后掌的緩震腳感,但這個科技在馭帥10上顯得雞肋,畢竟人家是全掌云三,再來說說實際腳感,剛一上腳,確實沒有一些氣墊澎湃的鞋子或者全掌Boost的鞋子來得驚艷,但絕對沒有硬的感覺。相比李寧的Bounse緩震,云沒有那種很明顯的回彈感,但在比賽中躍起后再落地時也能感受到"韌"感十足的反饋,腳感與Curry 2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既保證了啟動的速度,又提供了一定的回彈性。
保護性:16分
作為一雙普適的專業籃球鞋,馭帥10在保護性上的設計誠意滿滿。加厚加硬的鞋頭,讓腳趾安全感滿滿;后跟恰到好處的TPU,雖然太過明顯的塑料感讓它看起來有些廉價,但這絲毫不會影響性能;鑲嵌在鞋底中后部的碳板尺寸大概在250×125px,由于占據了中底的中樞位置,這使鞋底的穩定性,抗扭轉性十分出色,加上前后掌反方向設計的外底造型,鞋子很難發生形變。但在腳踝處,本人認為舒適感有余,而保護性不足,鑒于這里并不很緊,想追求極致保護性或者腳踝有傷的朋友完全可以買一款護踝套進去。
抓地與耐磨:9+7分
很多針對外場設計的國產鞋鞋底較平,紋路缺乏變化,這樣導致在塑膠地或者木地板的抓地性能不佳。馭帥10是能和Nike團隊鞋款抗衡的國產球鞋,并不專為外場設計,大底有所起伏,紋路細密復雜,水晶大底的小顆粒比較柔軟,這有利于在塑膠地和木地板上的抓地,但另一方面,顆粒柔軟,這也注定了馭帥10無法承受長時間水泥地的沖擊。為了性能,馭帥10不得不放棄在水泥地上的制霸。但從本人的實戰體驗看,實戰兩個周,塑膠地無壓力,沒有明顯磨損。
外觀與性價比:20分
眾所周知,馭帥系列一直因為性能與質感并存才成為大家心中的經典,而這款馭帥10可謂是帥出了另一種境界,流線型的鞋身,創新性的整鞋熱帖鞋面,處處彰顯第十代獨特地位的細節設計,而這一切切提升顏值和氣質的元素,竟全部出自一雙400多元的國產籃球鞋。如果你是SOLE的狂熱粉絲,為了那份情懷,你可以狠心剁手一雙極具格調的聯名版;如果你是馭帥系列的忠實擁躉,為了追憶前輩,你可以入手一雙印滿了馭帥全系列的鐳射版;如果你是純粹的實戰黨,那不妨入一雙黑白配色,或是中國風滿滿的血玉配色,抑或是低調奢華的純黑配色。在本人心中,馭帥10確實是一款在外觀和性價比上可以打滿分的戰靴。
總結
作為馭帥系列的轉型之作,馭帥10一改馭帥系列的傳統外型,帶領馭帥系列朝著新時代設計方向邁進。這是一雙適合各個位置的籃球鞋,各方面性能均衡,卻又都不是非常突出,沒有明顯的缺點,也沒有百分百的強項,但它在細節中體現的用心卻十分難得,是一雙讓我們看到國產實戰光輝的戰靴,稱得上是國貨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