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踏c202gt這雙鞋第一次落地(2021.8.25)到最近一次落地(2022.3.9),歷經六個多月。本來想50km的時候就把測評寫出來,可惜拖延癥一直到現在,不過也算增加了更多的使用里程和場景,對它的了解更深一些。
跨越了夏末,秋天,冬天和初春,總里程124km,訓練類型主要是t區間節奏跑和半馬測試,配速從500-400,路面主要是干燥的柏油馬路,我得以對這雙鞋的包裹性,透氣性,舒適性,腳踝鎖定性,緩震回彈,推進力,穩定性,耐久度以及合適的使用群體和場景做一個比較全面的介紹。
可以看出,100km后,基本只有泡棉裸露區域才有比較明顯的磨損,其余CPU覆蓋的地方只是氧化變色,沒有太多實質性磨損,也沒有出現淘寶有的評論里所說的大底開膠脫落的現象。說明大底的壽面還是很可觀的,整體的大底質量也值得信賴。
鞋長比較奇怪,買42碼長度剛好但是寬度吃緊,跑起來會頂小腳趾,買43就會明顯松動,最終犧牲了舒適度選了42碼。
包裹性方面,前掌包裹性極強,上下空間鎖死,前后少有空間,左右有點頂腳,整體是牢牢鎖住無法動彈的感覺,鞋面強度也很強,帶來前掌鞋腳一體的感受。舒適度方面則差強人意,跑步過程中由于寬度空間不夠,小腳趾很容易頂到有點硬的鞋面,久而久之容易起水泡。
同樣是帶有mono紗的鞋舌,c202gt的鞋舌整體穩定度還可以,不會隨意偏移,也不會過分打皺,整體沒有出現卡腳的情況,這一點比飛影pb做得好很多。
后跟因為設計缺陷,空的感覺比較嚴重,嚴重破壞了前掌原有的包裹性,導致鞋腳一體感明顯下降,還產生了前面頂腳后面不跟腳的感受。
走路的時候滾動感不強,不像next%那種大翹度不好走路的感覺。
(1)一次5km的全力跑,配速358。那段時間還在恢復階段,所以跑的比較累。
正值夏末的晚上,28度的氣溫下,鞋倉內雖算不上悶熱,但也沒有明顯進風的感覺,隱隱會感覺到腳底一些出汗,透氣度中等。
一開始對碳板的剛性有點不適應,但是之后伴隨著配速的提高和步幅的增大,能感到高碳板剛性帶來的推力(明顯高于next%)以及泡棉被壓榨,回復帶來的迅猛回彈,對于這雙鞋的駕馭越得心應手。但是速度降至中速時,就會感覺碳板踩不動,有點僵硬震腳。
(2)氣溫26度,距離10km,平均配速430的節奏跑。熱身1.5k,配速530,頻率中等步幅較小,普通鞋帶孔的掉腳有點明顯。整體腳感沒有太過分緩沖,觸底比較清晰,沒有什么滾動和推進,但是能明顯感覺腳的彎折受到某種剛性限制,應該是低配速下踩不動剛性板所致。
拉大步幅可以輕易拉到414配速,鞋重感覺不大,能明顯感覺到碳板踩開了,能量循環系統開始運作,觸底蓄能,蹬伸放能,推進力拉滿,而且有步幅越大推進越猛的趨勢,應該很適合步幅型跑者。但是步頻會相應減緩,平時這個配速下175以上的步頻現在只有169左右。同時,碳板的外貼地內貼腳設計也開始發揮作用,對于我這樣有一定內翻的跑者更加明顯,觸地時清晰感覺到前掌外側先有一個有力的觸地反饋,再平穩過度到內側,更符合高配速下的自然步態,有利于減小觸地時間和多余的能量損耗。之后嘗試了一小段步頻跑法,感覺前掌彎折費力,碳板起到反向拖累作用,基本確定不適合。
同心率下加速更輕松,能夠明顯感覺到跑鞋帶來的增益。泡棉緩沖行程隨速度增大而增大,但是在41x配速下還遠沒有到底。鞋面包裹完美,腳跟的不跟腳還是存在,高配速下鞋腳一體度勉強合格。
中底表現比較穩定,8km沒有明顯衰減,依舊回彈如初。但由于碳板較硬,3km就感受到了趾骨的一些不適,這也是在長距離中比較讓人擔憂的一個點,之后的跑步中我也在想盡辦法克服震腳這個點。
透氣方面,雖然是單層鞋面,但是還是感覺到了熱氣停滯在腳中難以排出的感覺,稍有不適,好在不至于悶出汗,出來時候腳比較清爽。
跑的時候沒啥肌肉酸痛和關節疼,說明這個距離下跑鞋的整體緩沖性能還是足夠的。
(3)8度,距離21.09km,平均配速413,心率181的半馬測試跑。 這個溫度下明顯感覺中底泡棉變硬,在中等配速熱身時也沒什么緩震感,像是硬化了的EVA。配速加到41x時才感受到足夠的中底緩震回彈。
這次嘗試保持穩定的跑姿和配速,步頻180左右,步幅130左右,調整到我能力范圍內最優化,最舒展的跑姿,這時候感覺到能夠在充分獲得碳板和泡棉的推進情況下,又能恰好泡棉的緩沖,髖膝踝的緩沖來抵消掉碳板過硬帶來的震感,到了第九公里才開始慢慢有了不適震感。返程的時候由于前半程心率偏高累計了太多乳酸,大腿很難充分舒展開,慢慢感覺碳板的震感到麻腳感逐步增強,不得不放慢速度調整一下心肺和跑姿才能緩解。最后跑完以后大腿,膝關節都有比較酸痛的感覺。
整個過程中泡棉的穩定支撐還是很有力的,前掌和后掌在后半程都沒有感受到過分的形變帶來的落地不穩定感,這歸功于較寬的鞋型設計和較高的下層中底密度帶來的支撐。
優點
(1)鞋面包裹性強,穩定度好。上下,左右,前后空間都能鎖死,在高速奔跑狀態下腳在鞋倉不會有過分的晃動,為高配速奔跑打下安全基礎。
(2)碳板剛度強,推進力強。碳板剛度是目前所有碳板跑鞋中第一梯隊,推進力度很剛猛,尤其適合大步幅跑者。
(3)3d碳板更加符合高配速下腳步正常運動軌跡,提高跑步效率。3d仿足型碳板符合腳步外側先著地(內翻或正常足)的自然步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觸地反饋,減少觸地時間,有利于提高跑步效率。
(4)中底耐久性和穩定性好。在100km后中底在統一溫度下硬度和腳感較初始沒有明顯改變,整體耐久性不錯。在10km以上的距離中底也不會過分形變,落地穩定性好。
(5)CPU大底濕滑止滑強,耐磨度好。
缺點
(1)鞋楦設計略窄,同時后跟空間過大,產生前頂腳后不跟腳的雙重問題。雖然前掌的包裹性很好,穩定性也不錯,但是鞋楦寬度不夠加上鞋面比較硬,會頂小腳趾,同時后跟的分離式填充導致后跟空虛鎖定不足,影響舒適度和鞋腳一體度。
(2)鞋面透氣度一般,在夏季還是會有點熱。在25度以上的天氣,連續快速奔跑5km以上鞋倉還是會有多余的熱氣無法排出,會有一點熱。
(3)中底材料回彈略不足,厚度與碳板剛度不夠匹配。雖然c202gt的碳板剛度很強,但是中底材料性能與頂級的超臨界發泡peba材料還有差距,更接近硬一些的巭pro,體現在腳感上就是回彈力道不足,以及長距離(10km以上)下中底緩震能力吃緊,產生麻腳的問題(對大體重跑者更加不友好)。同時,對比相同碳板剛度的metaspeed sky和alphafly,c202gt的中底厚度也明顯不夠厚,致使這塊碳板的效用無法得到更充分的壓榨。
(4)中底溫度敏感性較強,低溫時性能降低明顯。春天(20度以上)和秋冬(12度以下)泡棉的表現有較大差異。氣溫20度以上泡棉就顯得有活力的多,中等配速(440以外)大步幅就能感覺到泡棉的形變,且回彈很韌。12度以下的泡棉較僵硬,在中等配速(440以外)就算大步幅也難以踩開,緩震感和回彈都比較輕微,有點骨傳導的感覺,不是很舒服。因此在溫度較低的秋冬天使用這雙鞋會比較吃力。
(5)鞋重控制還有提升空間。42碼單支228g,距離同厚度的next%2還有30g的差距,相信下一代還有提升空間。
選碼建議和使用群體
c202gt更像是一匹剛烈的野馬,而非好駕駛的跑車或者是龐大的速度猛獸。一方面,因為碳板剛度更強,需要的腳力和小腿力量更大,所以它比next%飛影這樣的常規厚底碳板跑鞋更難駕馭;另一方面,由于厚度和泡棉素質還沒達到Metaspeed sky,160xpro這樣的超厚級,c202gt整體的推進還沒達到猛獸級別,相對比較敏捷靈活。
使用群體和場景:根據以上的描述,個人認為c202gt是一雙很強力但不是很好駕馭的跑鞋,建議使用群體和場景為:中小體重(70kg以內),內翻或正常足,前掌落地,進階以上跑者(半馬配速430以內),在春秋季節(15度以上)進行12km以內的t跑速度訓練,單次使用里程不建議超過15km,同時配速不能過快,要在能控制自身正常跑姿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