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感受出色
整雙鞋采用中幫內靴的設計,一上腳就能感受到舒適的包裹,注意是舒適,不是緊致。鞋子的中后段非常貼合(根據個人的喜好調松緊,喜歡極限包裹的朋友可以把鞋帶系緊一些)。一共采用了7對鞋帶孔,最上面2對比較靠上,估計這也是能夠牢牢鎖住腳踝的重要原因。
腳后跟的位置,后側開口上翻,更容易把腳穿進去,里面雖然沒有太厚的港寶,但有凸起軟墊塵托住跟腱,讓腳不容易拔出來。系好鞋帶之后,用力拉扯也不會把腳脫離出來,完全不可能出現類似KD的掉鞋可能。
這樣的包裹感受在低幫球鞋很難體會到,同樣也不輸高幫球鞋。美中不足的是,我覺得這雙鞋的鞋帶還可以再長幾厘米。
整體穩定性強
主要體現在整體剛性以及中底的抗扭轉性能上,鞋頭大部分采用雙層高密度織物材料,實打實的厚實,腳趾部分有額外熱熔加固。中后段內側附上類似皮革的材質,外側除了類似皮革的材質以外,還加了一個長條的塑料支撐片用以加強剛性,內外兩側鎖定住雙腳。
在這雙球鞋的中底科技上有多處加固,中后段外邊側和后跟用TPU幾乎全部包住中底的巭科技,形成底面一體,穩固包裹腳掌。
除此之外,在前端外側還用了一個明顯的塑料片(本身有一定的彈性,但硬度比中底高很多)進行加固,這也大大降低了球鞋在側向蹬地時外側產生的形變程度。
同時伴有明顯的防側翻設計,再加上剛性很強的中底,這些細節都讓整雙鞋的防側翻能力處于上層的水平。
啟動響應迅速
球鞋整個中底采用巭回彈科技,這是喬丹體育全新升級的高性能材料配方,與傳統EVA相比,輕量化提升24%,回彈性能提升20%。彈性十足,急停急啟,毫不夸張,一點也不會拖泥帶水,長時間穿著也不會有酸的感覺。至于緩震,大體重(180以上)球員可能不太喜歡,對于我(最近重了幾斤,到了145)來說完全足夠。
意外之喜—外底
外地由兩部分構成,前掌部分采用經典人字紋,后掌采用的是連接起來的一個個點狀,整個紋路產生出極佳的抓地力,在實戰中沒有出現一次外底滑動的情況。
別小看這個簡單的拼接外底,除了顏色和紋路不同以外,材料也明顯不同。前掌部分相對更軟,后掌相對更硬(主觀感受,沒有專業的測試器材)。相對軟一點的前掌外底能夠提供更強的抓地性能,相對硬一點的后掌外底能夠帶來更強的耐磨性能(我以往球鞋的磨損是從前掌和后掌兩側開始)。當然,這兩塊都是由橡膠構成,所以也不用擔心前掌的耐磨性能會有太大的問題(這個要等更多的實戰次數才能知道),反正現在鞋子是幾乎沒磨損(2次塑膠,2次木地板)。
此外,我還發現一個潛在的作用,采用U形嵌入的設計,讓中后段更硬的材料嵌入前掌,也間接增加了整個中底的抗扭性,翻譯過來就是前掌更靈活,中后端更穩定。出色的設計理念,必須為設計師打call。
優點說了這么多,也該說說不足之處。
第一點是前掌空間有點空。我的腳屬于整體比較瘦。在長度合適的情況下,腳趾上方有多余的空間,我穿的不是太厚的精英襪(不太喜歡穿太厚的球襪,不能更直觀的體會球鞋帶給腳的反饋),就是中等厚度的球襪。這一點對于前腳掌寬厚,或者喜歡穿更厚實精英襪的朋友來說應該是比較合適的,甚至算是優點。
第二點就是整體重量,我最近穿的鞋都在400g以內,這雙戰戟5 TEAM單只重量426g,雖然只多了20多克,并且和我平時穿的鞋差別也不太大,但從數值上來說,多就是多,我肯定希望它再輕一點。當然,整雙鞋用料厚實,做工也不錯,減重或許是比較苛刻的要求。
最后再說一下外觀,雖然是一雙中幫的球鞋,但一點也不臃腫,說不上流線型的設計,我覺得速度感還挺足的,鞋型來說很不錯,相比于戰戟5,我更喜歡這個TEAM版本的外觀。
綜合性能和價格,戰戟5 TEAM絕對算是各大品牌一眾鞋款中性價比最好的球鞋之一,完全能夠滿足中高強度實戰攻防兩端的需求,就像鞋頭上的一個字一樣—硬,真心建議大家買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