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超輕v2吸引我的最大兩個賣點,一個就是這雙被叫做元年白的配色。這個顏值實在是太戳我了。我喜歡黑白灰的球鞋,但黑白灰很難做出彩。這雙白色上有紅色的條紋,流線型的鞋身和鏤空的設計簡約而又精致,有一種球場OG的復古風但是又是極為現代化的設計語言。非常好穿搭的一雙鞋。第二個賣點就是重量了,粗糙拿體重秤分穿鞋和不穿鞋測了一下大概是300g出頭,大概330g,具體我沒有精密儀器沒辦法很準確。因為在球場上體重一直不是優勢,要靠速度和高度來取勝,所以不管是科5還是aj34,我喜歡的球鞋一直有著輕量化、靈活性高的特征,這雙就很好的滿足了我的需求。
不說太多客套話,我來直接分享實戰的感受。穿著這雙鞋打過兩次內場,我可以給80分。為了證明我不是那種拿了眾測機會不實戰轉手就賣掉的不走心的人,我放兩張我實戰的截圖。打80分的原因很復雜,有一些扣分項我慢慢分析。
首先就是包裹方面,這里需要潑個冷水,就是寬腳和高腳背人群一定要試穿,本人是瘦腳高腳背,第一次打球就出現了壓腳背的問題,半中間我將鞋墊去除,但是這樣包裹和緩震又有點不夠了。解釋一下我去掉鞋墊,我對于科五還有歐文這種球鞋就是這么處理的,因為我高腳背經常會被壓腳背,但是aj35這種對我來說重心又太高,所以我經常選擇壓腳背低重心的球鞋,穿著籃球襪去除鞋墊,這樣腳會更有場地感。第一次實戰的包裹不太理想。于是我第二次更換了薄一點的籃球襪,可能也因為鞋型經過第一次的實戰磨合得更好了,安裝好鞋墊,整體的包裹比較舒適。這里可能是因為鞋面采用了?絲材料有一定硬度,所以實戰需要磨合,這里小扣五分。
然后是緩震方面,經典的llightformplus和?輕彈組合。前面說過摘除鞋墊以后緩震變得有點不夠用了,所以緩震我也要扣一點分,對我來說屬于是剛好夠用。啟動不拖沓,落地不會有震腳感,但是水泥地和大體重人群我不建議,到了極端情況可能緩震就不夠用了。
支撐和保護方面,大面積的TPU包邊做的很好,不會有變向時被鎖死的感覺也不會有不安全感。
外底耐磨和防滑方面,鞋底紋路是李寧支線非常常見的類似人字紋的樣式,不同于馭帥13?水晶底在木地板上的表現,這雙鞋沒出現過任何打滑的情況。紋路較深,由于我不推薦在水泥場地使用,所以我姑且認為耐磨也算是優秀。
總的來說,我認為這雙鞋給了我很多打法上的不自覺變化,加入了更多變向和靈活性地動作。適合以靈活為主的后衛和鋒線。這雙鞋為了靈活和輕質做了一些取舍,但是瑕不掩瑜,我認為是一雙非常優秀的鞋子,我這個春夏應該會一直穿著這雙超輕v2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