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雷霆80,在上手的時候還是花了我一段時間,其上手門檻不在于中桿的硬,不在于拍頭的重,而在于線床的怪。最近收到手的帶有66U線的拍子都讓我感覺偏肉,因此在熱身階段,上手球的擊出多像是沒打準甜區,缺少反饋感。打了一小段時間之后我發現雷霆80的減震做得十分不錯,對手感要求更高的球友,可以放心上更高磅數的硬進攻線。不過,雷霆80的中桿確實是就目前來說我打過的質感最好的李寧中桿,達到了藍廠和紅廠偏硬的水平,而且彈性極佳。即便是在尚未熟悉甜區或者是線床表現的階段,對于高遠球來說借助于頭重和中桿形變還是能把球在主動情況下非常輕松地送到對方底線,而且帶有清晰的指向性。上手不算驚艷,但我判斷是一把慢熱的,讓人有興趣繼續用下去的好拍。
下場對抗之后,我發現雷霆80是意外地適合雙打。合適的頭重,不低的揮速,加上偏爽彈的出球,讓雷霆80在節奏并沒有拉到極致的對抗中成為相當平衡且可靠的一把拍子。
與速度拍相比,雷霆80還沒有到達輕快靈動的程度,不過在接平抽的時候,兼具速度與指向的出球能讓使用者更有信心地迎上對抗,通過變節奏或者更大角度的拉開來改變場上形勢。小發力或借力情況下的出球感覺偏脆彈,給予對方的反應時間更短,這種特性在實現接殺分邊或是主動變線的球路中時不時能直接轉化為得分。我相信對于在接發時搶網比較兇狠的球友,用雷霆的推腰推中路的扎實手感不會讓你失望。
用雷霆80雙打有時候我甚至還能摸魚。在出色指向性的加持下,對于水平差異不大的對手往往通過一些半發力的吊球,點殺,平高以及網口的放網,勾球就能對對手實現有效的拉開和控制。由于揮重不大,下手,反手區來球的處理難度并不大,在需要放慢節奏調整自己的時候大可以盡管給對方起高,無論是接吊還是接殺都能很好地把球重新挑到位,尤其是對方缺乏后場重炮時,這一種節奏控制的手段能時不時逼出對方失誤。
它的進攻表現相信也能讓多數球友滿意,不過跟龍牙相比恐怕會差半個到一個檔次。當前的線材磅數并不高,個人打起來在重殺時還是會得到卸力感,但是出球的音效和速度都可圈可點。在發力揮動小臂的過程中,能感受到拍子形變的中桿在擊球瞬間釋放能量到球頭的過程,比起合適頭重帶來的下壓感,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m40x材質賦予了彈性形變后恢復的爆發力。拍子配了66u在重殺之下爆發出的聲效確實好聽,不過出球的力度還是差點意思,綜合考慮當天奮力搏殺釘地板的成功率會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相信用了硬粗線會更有信心。
拋開球星的光環,雷霆80對得起第一梯隊高端球拍的表現。上手難度適中,性價比也相對合適,是值得考慮的一個選項。讓我尤其意外的是其雙打的表現之匹配,試用過程沒有不適應,也不會讓我產生"果然是單打拍"的想法。我覺得,對于想嘗試李寧旗艦產品同時單雙打都有的球友,雷霆80肯定不是一個錯誤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