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利刃3,在性能方面,我覺得這雙鞋會是一雙整體流暢,透氣良好,各方面中規中矩的實戰鞋,從某種角度,他確實達到了我的期望,你要問我為什么這么說,那咱們先來分析缺點。
利刃3最大的缺點,也是李寧最大的缺點,對于利刃3的原裝鞋墊,我只想用四個字評價他,工業垃圾。如果說馭帥13?的原裝鞋墊會大幅度削弱整雙鞋的回彈速度和緩震極限這件事,就已經讓我出乎意料的話,那利刃3的鞋墊可以稱得上讓我大跌眼鏡。我是實在無法理解,到底是什么樣的鞋墊可以嚴重影響整雙鞋的流暢度,讓一雙本應非常流暢的鞋變得前后掌斷層感非常明顯。其實當我看到諜照中利刃3鞋墊紋路的時候,我就覺得這鞋墊肯定要翻車(wow8同款紋路),但是在試穿的時候,我覺得李寧好像有在這雙電商款上痛改前非,后來到球場上一實戰,哈,爛土豆,真TM拉胯。而且利刃3的原裝鞋墊在實戰過程中也會導致酸腳,不過換一副阿迪的紙片鞋墊的話,所有問題就都解決了。實話實說,我覺得至少每一雙我買過的李寧,無論是鞋墊的材質還是設計都稱得上良心,同樣,李寧鞋本身的設計用料也稱得上用心,但我是真的很不理解為什么李寧老是出現這種鞋墊和鞋搭配起來,出現1+1<0的情況,如果我沒有把鞋墊拆出來,直接把前后掌斷層感明顯,過度不流暢的標簽貼到球鞋上,對設計師公平?你要說14?,wow8那類線下鋪貨的鞋配一個厚鞋墊我還能理解,為了讓消費者在試穿的過程中體驗到更明顯的腳感,但利刃3,作為一雙電商款(而且利刃3的原裝鞋墊無法提供任何腳感上的加成),配這么一雙拉胯的鞋墊,這是和設計師有仇還是和消費者有仇。我不指望任何一雙市售版籃球鞋的原配鞋墊能對整雙鞋的性能有什么明顯的提升,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進階的需求,但我覺得原配鞋墊,最起碼不應該拖實戰性能的后腿。
下面還有一些小缺點,相比于鞋墊,我覺得這后面這些小問題可以說是無傷大雅的。我個人對鞋尖的熱壓也不太滿意,非常硬,而且鞋尖里面幾乎沒有軟質填充,舒適度非常一般(可以參考老李寧的音速2,空襲1這類產品,不過沒有老李寧那么生硬,空襲1那鞋尖我是真沒法穿,而且空襲1其實有軟質填充,我買的贊助,但是根本救不了那死硬的鞋尖),不過我暫時沒感覺到有任何頂腳趾或者壓迫腳趾甲的感覺,后面有的話,我會補充。還有一點我不太滿意的就是,這雙鞋的鞋尖我覺得有一點方,當然這個和原裝鞋墊也有關系,換完阿迪的紙片鞋墊之后整體感受會好很多很多。
說完缺點就來看整雙鞋吧,這雙鞋的亮眼之處還是挺多的。先說外底,外底使用的是ac7,以及反伍兩代同款的tuff rb,韌性很高,硬度也比較高,同時主要位置的紋路比較粗,不用過于擔心斷紋路的情況(打瀝青地那你當我沒說),外底材質對場地要求比較低,但這種材質在木地板上(默認場地條件不拉跨)的響應速度會比較慢,所以我是不太愿意穿他打木地板,急停跳投多了膝蓋真的會不好受,打木地板我的首選依然是水晶底13?。前掌處防側翻角并沒有特別明顯,但配合中底的tpu補強,防側翻足夠。
然后說中底,拋開鞋墊不談,這雙鞋中底過渡還是非常流暢的,前掌有一定的滾動感,后跟緩震對于我90kg的體重來說非常夠用,不過這雙鞋的中底調教非常韌,幾乎沒有軟的感覺,尤其前掌,啟動的時候響應速度非常快,一點也不拖沓,配合上略方的鞋尖和熱熔補強,我個人感覺這雙鞋的前掌部分和歐文1有很多相似之處。足弓使用了雙tpu,支撐抗扭不輸13?(當然,力傳導上差距還是不小的),tpu側墻的強度也比較給力,和馭帥?系列相當,同時這兩方面對整雙鞋的靈活性也沒任何影響。在厚度上,利刃3的中底只能說中規中矩,并沒有特別明顯的貼地感,后跟也沒有特別高,整體重心我覺得和前后氣墊的hd系列差不多。
最后說鞋面,這雙鞋使用了和閃擊8夏季版類似材質的鞋面,同時內部使用了透氣網眼非常大的內靴,所以這雙鞋在透氣方面做的非常不錯,至少比閃擊7夏季版要涼快,但隨之而來的缺點就是前掌填充很薄,貼合感較差,但就我目前的穿著感受而言,并沒有支撐或者鎖定不足的情況,主要就是舒適度一般,如果后期有側重點不在透氣的版本的話(畢竟夏天快過去了),希望可以加強前掌的填充。
值得一提的是,這雙鞋的鞋面和中底配合的非常好,完全沒有任何鞋面帶不動中底的情況,前掌外側中底tpu有一段較為明顯的上翻,避免了側向蹬地時,鞋面支撐不夠導致腳踩出去的情況。同為軟質編織材質的鞋面,同樣是新鞋的前幾次穿著,利刃3在側向支撐這方面,甚至可以說在鞋面和中底配合這一方面,帶給我的體驗真的比aj32要好很多很多。在中后段,利刃3的填充做的可以說非常不錯,后跟也沒有掉跟情況的出現,不過后跟保護性也只能說中規中矩,我覺得和馭帥普通版的強度差不多。利刃3單只鞋的重量在420g左右,可能是得益于輕薄的鞋面,我個人覺得利刃3上腳甚至會比馭帥13?輕一些(可能會是錯覺),不過這種軟質編織面會產生衰減是一定的,至于衰減后會不會有什么致命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