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點
(1)內場抓地差
首先這雙利刃2是一雙水晶底的鞋,一雙外底硬度為70的水晶底的鞋。說到這你應該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了吧?同馭帥14水晶底接近的外底硬度。
沒錯,這雙利刃2的抓地力在內場是屬于比較拉而且頻繁打滑且吸灰非常明顯的一雙鞋。這個紋路為什么會很吸灰呢?明明紋路都很粗,中間間距也很大。
于是我仔細地看了一下這個紋路,你們應該也能明白到底為什么了,大體紋路的表面還有細小的密集的紋路點,這個點點一樣的紋路配合水晶底以及這個硬度在內場極其吸灰并且各種打滑。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打內場并且場地不是那種賽場級別的頂級場地我不建議你選這雙鞋,當然你要打外場就無所謂了,70的硬度屬于較為耐磨的狀態了。但是因為吸灰的原因我建議你不要打那種光滑的塑膠場地或者水泥地,最好是選擇粗水泥地,否則還是會打滑。
(2)緩震差
一雙搭載了前掌低配的和全掌Lightfoam的鞋在中底上的表現比較尷尬。后跟緩震對于我現在79KG來說不只是震腿,后跟是直接震的腦瓜子嗡嗡響的那種。所以大體重的在意緩震的朋友可以直接放棄了。
前掌緩震對我這個體重來說雖然不震頭但是依舊會感受到小腿和膝蓋傳來的明顯的震感。另外這雙鞋的腳感并不明顯,甚至可以說不去仔細感受是完全感受不到軟彈的。
(3)重量控制差
US9碼單只456g的重量加上緩震極限對于79kg來說完全不夠用的狀態,這樣的重量對于后衛來說完全屬于累贅級別的重量控制了,倒退來說作為一雙鋒線的球鞋,它中底的緩震表現又屬于完全不夠的狀態。
(4)溢價嚴重
說心里話我真的覺得買鞋的兄弟們太有錢了,而且真的不得不佩服顏值正義這一條鐵律。這雙鞋現在609元的價格,都能有這么多人買。到底是14平替的性能讓大家去沖的還是說顏值讓大家沖的,也或者說在李寧在作為國產品牌習慣性的控量控價限量后讓大家習慣的品牌溢價我不得而知,就這個價格來說比它實戰性能強的鞋真的是數不勝數,所以你買我推薦,我買我不買,問我推薦么,三百再來交朋友。
如果有人想噴我,那建議你去看看一個韋德粉李寧粉的博主說的這雙鞋的缺點。相信自家的粉絲不可能硬黑對吧?畢竟作為韋德粉的我吹過的李寧鞋也不少。
二、優點
(1)鞋楦
這雙利刃2的鞋楦做的很好,有多好?非常好,特別好,賊拉好。寬腳,標準腳,瘦腳,輕度扁平足穿這雙鞋的包裹體驗都是很好的狀態。適配度很高的同時,包裹體驗真的做得很到位。
腳趾和腳背的位置壓的恰到好處且貼合,而且這雙鞋在鞋的內部做了填充,能帶來一個非常好的貼合感受,中段通過SOLID SYSTEM系統讓鎖定表現非常到位。
后跟的包裹通過最上層的鞋帶孔和高出腳踝后跟的形式也能規避掉跟的現象,當然這樣多層的鞋面也就不會有極致的透氣表現了。
(2)安全性
雙層足弓支撐板加外包的Porbar loc能提供非常好的抗扭表現,另外還有非常明顯的防側翻。雖然這雙鞋整體的前后重心偏高,但是外側這一圈的TPU依舊能保證不錯的防側翻。
在意抗扭和防側翻的朋友這雙鞋是能讓你放心的。 明顯的優點缺點說完了。我們下面來說這雙鞋其他地方的一些體驗。
鞋面的支撐是沒有問題的,這跟紅色的飛線配合整個鞋面系統能帶來非常不錯的鞋面支撐,足弓處的支撐靜態的時候比較明顯,但是運動過程中足弓處的支撐和抗扭表現會比較弱,原因是因為全掌Lightfoam的基底比較軟的同時下方的這個鏤空材料面積有點小,如果可以在向上增加點面積的話強度會更好,現在這樣的面積用手輕捏或者輕推都能有明顯的形變。不過運動中的力傳導很順暢。
除此之外這雙鞋的后跟腳踝處存在穿著不適的地方。一些腳踝變化幅度大的動作會導致鞋幫外側磨腳,卡腳。所以對于喜歡變向或者腳步變化比較多的朋友來說不適合。
中底在運動過程中除了腳感不明顯沒有軟彈感覺之外場地感也不算足,也不夠貼地。不過前掌滾動感做的還不錯,包括這塊彎折區域的易彎折可以讓你很好的做出墜步,刺探步的動作并且完成直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