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打法以及配置
(1)本人打法:右手直拍兩面反膠快攻結合弧圈打法,技術較為全面,打法以穩為主。正手:對于正手出臺球一般前沖為主,力量大,速度快。中遠臺以弧圈相持為主。防守時,以正手快帶較多,反手則以以推擋為主,橫打為輔。
(2)配置:正手省狂40度(灌油打底),反手德國陽光銀A+。
試打感受
推擋
感覺很吃球,指哪打哪,而且借力不錯,無論隊友拉是前沖還是加轉,一擋就過去了,速度很快,弧線低,而且,勁還不小,加力推的手感也很好,由于表層較軟的檜木,感覺球的停滯時間更長了,利于控制落點,但絕對不是那種輕飄飄(弱弱)的感覺,可能就跟黑胡桃力層有關了,完全不失底勁。
正手攻球
檜木較軟的面材能夠在發力擊球時,保證充分的形變,使擊球的弧線得到充分的控制。小力量擊球時,依托力層黑胡桃木的支撐,保障球必要的沖擊力的同時,能夠保證落點的精確性。攻球時,球拍的整體感覺"渾厚","安全感"十足(相對來說,不像纖維板以及硬面材的底板,手感"飄飄"的,且容錯性低)。
弧圈球
此板定義為弧圈板,實至名歸,近臺前沖弧圈,只需要小力量就能保障球的旋轉,落臺后的感覺,更是"酸爽",有點像貼球臺走的感覺,飽滿的弧線和落臺后不規則的下扎感,絕對能讓對手頭疼(隊友抱怨說球怎么老打手,而且特頂)。退臺后,充沛的底勁更令我不能自拔。即使在中遠臺也能夠制造非常驚人的旋轉,同時力量與速度也不弱,過去的球威脅性大。不瞞大家說,剛嘗試中遠臺的時候,照原來的力量,動作擊球都出臺了,都不敢相信這底勁,確實驚喜。
直拍橫打
由于搭配比較軟的套膠,所以穩定性很強,即使動作稍有變形,也能夠擊球上臺,容錯性好。這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畢竟不能考慮直拍橫打多板連續來獲勝。值得一提的還是旋轉,以同樣的方式擊球,明顯感覺比以前轉了,比以前拐了,能夠為下一板正手創造更多的機會。
臺內小球
依托于純木,有較強的擊球感,手感清晰,扎實,容易控制。臺內球細膩,擺短不冒高,劈長很頂,弧線低平。過渡一板的能力很強,沒有一定功底的,想直接起板攻球,基本不可能。
總結
鋒檜底板給我的感覺除了充沛的底勁,逆天的旋轉,也讓我看到七夾純木的希望,這跟底板絕對擁有與纖維板抗衡的實力,如果您在茫茫纖維板領域中迷失了,建議可以嘗試下雙魚用心締造的鋒檜,新結構,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