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厚羿的初期中很容易判斷這是一把糖水拍。4u的重量,適中的平衡點,加上三合一拍框還不錯的低風阻,讓拍子的驅動難度顯著降低,且中桿硬度適中,使其形變更容易打出。厚羿其實是非常好上手的一把拍子,大概多打幾下高遠球就能摸清楚它的性格,用起來并不吃力。但是這個三合一拍框我是比較少見,尤其是T頭破風拍框兩翼的盒式框構造,我只在hx900x上見過。要是說可以增加拍框穩定性提高抗扭我相信,但是為何不設置在T頭端?畢竟在揮拍時越靠近拍頭的位置迎風行程越長低風阻帶來的提升效果越明顯,如果想更好地提高揮速與穩定的平衡水平,把橢圓框和盒式框的部分對調可能更好。想來想去,更大的可能是想繞過專利吧,不過效果確實是有的,同時質保磅數也達到了夸張的35。
拍框的穩定性確實也不錯,指向性在同級別的產品力有著平均線以上的表現,除了部分需要極致爆發力的進攻以外,基本上可以做到指哪打哪,尤其是在打平高球的時候,結合它在當前線材的搭配下有著不錯的出球速度,壓制效果明顯,而且落點好估摸。
厚羿的進攻表現也確實在優良的水平上,除了糖水拍好連貫的共性以外,它的彈性和下壓感都給了我殺球的良好體驗。盡管還只是40T的材質,中桿質量并不含糊,光就我體驗過的薰風來說其彈性達到了目前的最高水平,建議搭配質地硬的高彈線。頭重感不及鈦極,但依然有著同檔次的下壓感,能打出尖銳的落點,同時重殺的出球有速度有力度。
不過,還是不太好拿它作為一般的速度拍使用。中前半場的抽擋雖然穩,但是節奏會慢一點,在更快的來回中不太容易反應過來,出球不會十分干脆,更多會用挑高來擺脫。所幸厚羿的防守得益于大拍框大甜區的高容錯率有著上好的表現,即便是進行一番連續的防守也不發怵。厚羿,依舊是一把雙打比單打更適配的拍子。
我認同很多球友的相似觀點,厚羿有著勝利中端某些經典款的表現,尤其像是一把盒式框的隼,而且顏值也不錯,在三大牌價格水漲船高的今天,如果薰風愿意把它控制在400+的價位上理應有不俗的市場表現。然而裝備庫這個拍子的評分卻還沒上8,可能是最開始被暴露出來的"線孔做工"問題帶來了持久的負面效果吧,多少有點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