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人應該不難發現,Kalenji對旗下產品在功能性上有著明確的分類,作為公路跑鞋的KIPRUN系列按照訓練距離被分為SD,MD和LD。SD,顧名思義代表著短距離,適合于10KM以內的短距離的訓練。如果說半程馬拉松或者全程馬拉松對于一個剛剛上路的跑步新手來說目標略顯遙遠,那10KM對他們來說顯然就是更容易達到的一個目標,很多人正是在10km的訓練中找到了自己的速度和節奏,從而踏上了開始挑戰馬拉松的征程;同樣對那些業余跑者中的優秀者,10KM也是他們十分熟悉的一個訓練距離,那些追求提高速度或者是旨在提高心肺功能的訓練,大多會在10KM的范圍內進行。10KM就像是一個門檻,當你徘徊于門外你感覺目標遙不可及,可一但越過,你就開始真正體會到長跑的樂趣所在。Kalenji KIPRUN SD正是這么一款為10KM短距離所準備的公路跑鞋。
新款SD相比老款可以說進行了全方位的更新與升級,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在重量上的減負,比老款減輕了10%的重量(從295克到270克)。這部分減重的效果一部分得益于鞋面材質的改良,我們可以看到新款SD的鞋面織物與老款具有明顯的區別,材質更為輕薄,透氣網孔的分布與大小也更為平均,而鞋面連接的部分的合成革部分也相較老款大幅減少,尤其在鞋頭部分用類似軟膠防水涂層取代了合成革面的連接,使得鞋頭不僅在外觀上更為整體也增加了鞋頭內部空間的伸縮性,我在評測體驗過程中明顯感到新款SD在穿著舒適度上以及在對新鞋的磨合時間上與老款相比明顯的進步。
在對于跑鞋的緩震保護上,Kalenji KIPRUN系列歷年的產品都會統一使用其最新的緩沖保護技術,今年我們又在SD上看到了最新的K-ring后跟技術。相較于老款使用的CS緩震科技,K-ring后跟技術在整個緩震性能的整體性方面做了不小的優化。CS系統的核心是后跟內環狀定位系統帶來的緩震保護,但環狀后跟的設計使得鞋底在前掌與后跟連接的整體性上很難做到統一,穿著時往往會產生后跟支撐偏軟前掌支持偏硬的感覺;K-ring后跟技術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前后矛盾的問題,重新設計的后跟緩震系統整體的嵌入與前掌部分形成了更多的關聯,以達到更好的過渡效果。
拿到新款SD的時間正是春節的假期過后,長假綜合癥的效應未過,我就迫不及待地穿上開始進行新賽季前的恢復訓練。幾次水泥,柏油混合路面進行的龜速40分鐘easyrun下來,新款SD整體表現優異,穿著的舒適感方面較老款有了很大的提升,最突出的表現為以往鞋尖部分偏硬所導致的較為局促的空間設計得到有效改善,即使是在磨合期都沒有因為腳趾與鞋尖內部摩擦產生不適;老款大網眼的鞋面材質在低溫情況下往往會產生透風失溫的情況也在新款SD身上得以改進,新型鞋面使用更為密集的小網眼織物很好的使雙腳與外部環境形成隔絕,有效地降低了熱身的時間同時還并沒有失去優異的透氣性能 ,保證跑者迅速進入訓練狀態。
在隨后混合路面的標準10KM測試中,改良后的緩震技術開始發揮作用,前后緩震區別明顯的情況不再發生,前掌生硬的感覺有了很好的改善,路面反饋性適中;唯一不適的地方是鞋底中橋連接的部分,也許是新鞋測試里程不長的關系,新款SD中橋部分的Up’bar感覺偏硬,雖然能夠有效增加鞋子的穩定性但在加速過程中能明顯感到過硬中橋帶來的對速度的損失以及腳弓部分的不適感,不知道是否隨著累計里程的增加,這一情況能有所改善。
Kalenji新款KIPRUN SD在此次評測中的整體表現還是相當令人滿意,尤其是在鞋面設計以及緩震技術這兩項跑鞋的關鍵元素上看到了長足的進步;雖然是一款適用于短距離訓練的跑鞋,但新款SD依然加入了其對于穩定性保護方面的考慮,這對于沒有更多訓練經驗的入門跑者來說異常重要,避免傷病的困擾才是穩步提高水平的保證。Kalenji新款KIPRUN SD也許不是性能最出色的跑鞋,但它也許會是你跑步入門第一雙跑鞋的很好選擇。再強的高手也是從菜鳥起步,kiprun SD更像是一只進擊的小鳥,能幫助你邁開起飛前那至關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