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跑步機
勻速速度跑4次:分別為13公里,13.5公里,15公里,10公里,合計51.5公里;10度坡度跑2次:分別為6公里,8公里,合計14公里。
第一試穿
跑鞋就在跑步機上勻速跑了13公里,沒有經過磨合過程很快就進入狀態了。跑步機臺面本身彈性較差,依靠跑鞋自身的彈性起到較好回彈效果。健身房溫度約25度,跑后有時腳部略有潮熱感覺。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變速跑4次:分別為8公里,15公里,25公里,15公里,合計63公里。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是帝都跑者的樂園,園區內分南園和北園兩部分。既有較為平坦的路面(彈性跑道和柏油路面),也有上升下降的坡道,比較模擬一般城市有些起伏的馬拉松賽道,也是近幾年北京馬拉松賽道的組成部分。
測試選擇了8公里的短距離和15及25公里的中長距離。8公里和15公里屬于馬拉松跑者的日常訓練,25公里屬于賽前適應性訓練。8公里和15公里路跑中,跑鞋的適應性較好。在25公里跑測試中,超過20公里后前腳掌略有疲勞感。
跑鞋在柏油路面感覺回彈較大,我是非專業跑者,一般以腳跟先著地,然后再過渡到前腳掌,能感覺到過程中那張減震彈力的感覺。跑步兩年中我的膝蓋曾經幾次有過不適感覺,在測試clima warm慢跑鞋期間膝蓋未曾有過任何不適感。
2月7日帝都終于在立春后喜降中雪,9號雪后化雪時天氣異常寒冷,上午時室外溫度零下6度。選擇這個溫度測試更體現Clima Warm款鞋的優勢。測試時上衣和褲子都選擇了雙層保暖,戴了帽子和魔術頭巾包裹頭部。奧森園區內路面仍有部分冰雪路面,陣陣小風吹過,以6分配速勻速跑,體感比較寒冷。過程中嘗試著在有冰雪的路面慢跑,冰面上有點兒打滑,在雪地上跑的腳感不錯,且鞋面不易被雪打濕,腳部有穿了羽絨服的感覺,始終感覺很溫暖。
運動場跑道
勻速跑1次,合計8公里。
跑道測試選擇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運動場,這里跑道較新,維護得很好,彈性不錯,一般的慢跑鞋都能感覺到減震效果。穿著Clima Warm跑鞋在運動場跑道上跑步,過程中腳感輕盈,隨時有種要跳起來的感覺。
總結
Clima Warm慢跑鞋以其鞋面材料良好的保暖性及鞋底的隔絕性,穿上就好似冬日里的“羽絨服”在寒冷季節給腳部以最溫暖的保護,使跑步愛好者體驗寒冬的跑步樂趣。此款鞋的顏色偏暗,在秋冬季節比較耐臟。在現代很多跑者喜歡比較亮騷的顏色,所以顏色上更加多變些能滿足更多跑者需求。它的自身定位是慢跑鞋,鞋子注重減震彈性等方面,整體重量稍重,著力大時有咚咚的感覺。在20公里以上的長距離跑時,超過20公里腳有輕微疲勞感。
阿迪達斯的Clima Warm和 Energy Boost好似一雙姐妹。一個較厚重,日常訓練使用,另一個是正式參賽時使用輕量級的跑鞋,賽場表現會尤為出色。對于我的下一場馬拉松,無比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