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芬尼-哈達威,一個早已離開籃球場的名字。“Penny”一個不曾離開籃球的字眼。2012年NSW解開塵封的歷史,讓Air Penny系列球鞋再次出現在大家眼前。時隔13年之久“1 CENT”字樣Logo出現在一雙全新的籃球鞋之上,就此宣告Nike Air Penny 5誕生,延續 Air Penny 純正的血統,在經典元素中注入全新科技,打造出這雙實戰派的全新戰靴。下面我就穿上這雙Nike Air Penny 5走上籃球場,感受一下正統 Air Penny系列球鞋的力量。
新“老”結合 再造神話
初次見到這雙Nike Air Penny 5正統的血脈盡顯在它的身上,讓我對它產生了巨大的興趣。Nike全新科技與全新設計的注入,讓 Air Penny這樣的傳統系列球鞋得到再度的延續。全新的Hyperfuse科技鞋面在Nike Air Penny 5上得到了運用,整雙球鞋拿在手中重量并不是很大,相比早前的Air Penny系列球鞋來說,這次的再現在輕質上絕對是值得肯定的。Hyperfuse鞋面的大面積運用,保證了透氣性的出色,并且再提供舒適度的同時又擁有更為堅固的質量,應對球場上的拼殺來自鞋面的呼應絕對到位。
實戰球場 第一印象
我身高約為182厘米,體重在85公斤上下,鞋號US10碼(44碼)。上腳Nike Air Penny 5進行簡單的熱身,系緊鞋帶可以說來自鞋面的舒適度相比腳下的反饋要奢華得多。Hyperfuse鞋面在此時此刻十分稱心。但是Nike Air Penny 5的整體鞋型有些過分的窄,正常鞋號的Nike Air Penny 5在我的腳下并不太舒服,這樣窄小的鞋型并不太適合亞洲人的腳型,窄小的鞋型自然影響到了中底科技對腳部的反饋,所以在舒適度上只能說表現平平。
前后不一的中底
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關注到這樣一點,就是此次推出的Nike Air Penny 5并不是來自于NikeBasketball而是來自NSW,早前的曝光中描述將在前掌搭載Zoom Air氣墊,后掌搭載Max Air氣墊。而市售版本的Nike Air Penny 5在前掌并沒有安裝Zoom Air氣墊,后掌的Max Air氣墊如約出現,這樣的構成就使這雙Nike Air Penny 5具有了一定的坡度,前掌著實有些硬,對后掌進行加力下壓,得到的反饋還是相當不錯的。在本次測試中我注重于在球場上腳步的頻繁運動,進行較多的籃下進攻。帶有如此坡度的中底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
足弓碳板運用
定睛Nike Air Penny 5的大底,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足弓處碳板的運用,碳板的功效是眾所周知的優秀,Nike Air Penny 5碳板的面積并不大。面積過小的碳板運用不由得讓人懷疑它的能力是否能得到全方位的展現。對于球鞋的穩定性和支撐性來說難免有些懷疑,經過我近兩小時的籃球運動,整體的感受沒有看上去那樣的令人擔憂,總體而言碳板的運用還是值得肯定的。
經過了實戰測試,坐在場邊注視這雙Nike Air Penny 5可以說來自這個傳奇系列的它足以讓我著迷,但是這樣的著迷似乎只存在于它的意義與外觀?;蛟S出身NSW的它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實戰派震撼感受。但時隔13年才得以延續的它,總是值得忠愛"Penny"的朋友們去關注的,相信這雙Nike Air Penny 5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一雙球鞋,更多的則是“便士”再現而勾起記憶深處的點滴。
Nike Air Penny 5-各測評分值 | |
舒適性 | 7分 (滿分10分) |
緩震性 | 7.2分 (滿分10分) |
踝保護 | 7.5分 (滿分10分) |
抓地力 | 7.5分 (滿分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