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先從鞋子的舒適性說起,我在題頭里,把舒適性歸在了缺點一類,但實際上Air Max 180 BB的舒適性并非毫無可取之處,淪為不及格項目只是因為它有一點是關鍵性的缺陷。從應用的合理性上來看Air Max 180 BB的襯里材料的應用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前掌有松緊帶的設計,這雖然比不上LBJ 3的內靴,但是依然保持了非常好的包裹性,很重要的一點是,基本上有類似設計的鞋,都不會出現的嚴重的鞋舌跑偏現象,個人是非常討厭鞋舌四處老跑的,因為會硌德腳不舒服,180 BB的處理非常好,是舒適性方面值得表揚的。另外,腳踝處厚厚的墊料和高摩擦力面料也讓腳后跟在鞋內很是穩定,這對于很多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腳后跟穩定了才使一些忽然發力的動作能夠反映更快。我所說的舒適性的致命缺點,大概只是針對于我個人而言,Air Max 180 BB的后跟承托過于堅硬,首先必須肯定這個承托對于穩定性所做下的功績,但在每次移動和落地的時候,只要腳踝向別的方向上一動,就立刻有被硌到的感覺,非常不舒服,即使換了中統襪子,難受的情況也沒有得到什么緩解。至于為什么說可能只是針對我個人?是因為可能每個人的踝骨結構不一樣,希望只是我比較點背而已。寫到這里忽然想到,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是腳踝束縛帶綁太緊的問題吧。
看官們可能要問,既然懷疑束縛帶的使用有問題,那為什么不解開來呢?這個還是要從運動科技上說起。其實,如果看到這的朋友是有些球鞋科技知識的人,看到Air Max 180 BB對于360的改變很容易讓人聯想起nike的另一項減震科技Shox技術,從全掌到前Zoom后Shox,大費周章,圖的是什么?最大意義無非是追求穩定。Shox跟Max 360有一個共同點是都相對適合有一定體重的人,不過一百五六十斤,你可能根本感覺不到這個技術的好處。那么這樣的技術應用在全掌的話,如果不在其他方面加以輔助性的改正,就非常容易為不能夠材料壓縮下去,腳底被抬得離地過高,場地感嚴重不足,最后導致崴腳。如果把前掌換成更為敏感的Zoom Air,情況就會有非常大的改變,前掌的良好反應,讓穿著者在落地時能夠首先卸去沖擊力,等腳跟落地再進行壓縮,啟動,再助力的過程。這樣就可以渡過最容易崴腳的階段。那么360與180的關系亦然。但可能有人又要問,那為什么跑鞋上就可以呢?還記得Air Max 360跑鞋剛發售的時候,身邊就有朋友穿上,詢問感覺,第一句話就是“好像隨時都在準備崴腳的狀態”。
如果說在跑鞋的范圍內,因為其對抗的激烈程度和動作的單一性重復性,這種運動科技裝配形式還可以接受的話,高對抗的籃球運動顯然不能由此得到滿足。事實擺在眼前,我們都可以看到Air Max 360 BB上那個被大大加高的鞋幫,正是出于對腳踝失守的擔心而建。回過頭來,說咱們腳下的這款180,即便是它前掌已經換成了Zoom,但后跟依然被架的很高,就如同我在優點一欄里的玩笑話“另附帶隱形增高效果”。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對腳踝進行徹底的高“壓力”的固定,那等待你的只會是醫院里的石膏。由此,腳踝束縛帶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綁前綁后,在對腳踝的固定方面,有著本質性的區別。所以,也奉勸各位只要上場打球,千萬要記得把束縛帶綁好。
很多讀者朋友可能會奇怪,為什么編輯部不選擇測評Air Max 360 BB,而是挑了把它裁去一半180,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次“感受”欄目的選題是最初是想挑選一些看似比較耐久性的球鞋,強調耐久性的測評。根據我們的表面觀察,認為180 的耐久性似乎要好于360,后來測評得到的事實結果也確實如此。Air Max 180 BB在提高耐久性做的工作可算是從里做到外。首先鞋墊底下的兩塊吸震墊,這個在前面New Balance 991的測評中我已經提及了關于這個設計的作用,充分緩解了了關鍵部位的擠壓,讓鞋墊壽命更持久,氣墊下的后跟更采用特制的耐磨橡膠,鞋頭部分的兩層包頭,這些都是Air Max 180 BB優秀耐久性的最直接體現。尤其是鞋的包頭部分是非常到家的工藝,雖然,我們實際測評的時間不長,但在這段時間里,180的磨損可以忽略不記,只是鞋面的材料非常容易出現褶皺,影響美觀。
對于180的減震性能我不想廢話,我只用無與倫比來形容就好,它賣的就是這個技術,如果這一點做的不好,那就會好像全聚德沒有烤鴨,同仁堂沒有中藥一樣,減震到家,反彈出色是180功能性的一個基本線,做到不稀奇,做的不好就要批評了。需要說一點就是180承襲了360氣墊后部微微鼓出,并外傾的設計,某種程度上,加強了他的穩定性。Air Max 180 BB的外底設計顯得有點詭異,它橫向和側向的摩擦控制能力都很好,只是縱向的時候十分微弱,而且是微弱到一個不行。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地面上前后順向地蹭鞋底幾乎是沒有阻力的,而其他方向則非常的好,不知道是花紋的問題,還是材料的問題。幸好打球時,需要完成縱向控制地面的時候很好,但各位一定要注意這點。
還是說兩點Air Max 180 BB身上細節吧。首先融合在鞋帶和鞋舌系統里那個松緊帶(寫有MAX,180或CHINA字樣)對中掌支撐有絕對的幫助。抽拉式的腳踝束縛帶讓你對腳踝“壓力”的控制更為自由,是個人很喜歡的設計,只是用普通的“維可靠”讓人有點失望,但于功能無礙。缺點是180的透氣性不是很好。最后告訴各位,其實編輯部測評所用的是白面,藍氣墊,黑勾的配色,而不是圖片中的中國配色,性能不會有明顯的詫異但意義上,中國配色顯然更討喜。雖然價格上顯得“水水”,但性能還是可以的,有閑錢的朋友不妨考慮收一雙中國版來做紀念。
適合場地:木板地,橡膠地
適合位置:中鋒/大前鋒
關鍵技術:前掌Zoom Air單元及Phylon中底,后掌Air Max,抽取式腳踝束縛帶。
優點:異常強烈的包裹感,非凡的中段支撐力,叫人百分百放心的穩定性。卓越的腳踝保護,無與倫比的緩沖減震和反彈能力,相對出色的耐久性,地面控制能力差強人意。另附帶隱形增高效果。
缺點:舒適性不到及格線,后跟承托過于堅硬,透氣性稍顯不足,扭轉助力方面略有瑕疵,外底縱向的摩擦力不能令人滿意。
購買建議:如果單看性能,Air Max 360 BB的表現還是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要求,再看價格的話,就顯得是有一定水份附加在全新的科技上了。出色的腳踝保護,緩沖減震跟支撐性,無疑讓它成為了大體重者的最愛,但不夠好的舒適性,卻也叫人扼腕。雖然并不是性價比非常高的鞋子,但因為有中國隊特別版的關系,意義就顯得不同了。向往新Air Max 360技術或者國家隊的忠實擁護者首選鞋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