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皇帝默然走出奧本山宮殿時,我的心中百感交集。對于那場比賽,我應該是悲傷的,連勝三場后惜敗第四場,將苦戰進行到第七場,最后卻是功虧一簣,首次的季后賽之旅,止步東區四強。然而對于這個成績,我應該是開心的,初入季后便挺進第二輪,并與底特率活塞這支曾經的冠軍之隊廝殺七場方才卸甲,小皇帝的能力與地位已經因此而得到了足夠的認可。
賽場上的成績同樣帶來了商業價值的提升,作為NBA聯合nike力捧的新生代偶像,他的相關產品是鞋迷注目的焦點。他的球鞋之路也是穩中又升的大步前進。從第一代,到二代,二代低幫,二代夏季款,再多三代,三代低幫,第四代則馬上要推出Team款式。和朋友聊起詹姆斯的鞋子時,大家都說,一代比一代做的好,簽名款中的所有鞋都一樣。如今我們看到這雙
Zoom LeBron 3 Low讓這個觀點更為確定。
還不用穿上,Zoom LeBron 3 Low的外型已經足夠吸引人了,尤其是我們手中白色這款,可謂尤物。一直以來LBJ的鞋子在外形上都頗受爭議,從第一代的復古感覺到二代的詭異路線,忽然間三代的上世紀90年代風格,把鞋外觀的設計作為LBJ的一個噱頭,是足夠的,不過從二代和三代的Low版看來,它們基本都是遵從原版的風格,這次的設計也不例外。總體的鞋面風格和鞋底技術上,都是遵照中幫的原版。不過是在內側特別加上了他的獅王徽章,這個徽章曾經出現在限量的Zoom LeBron 3生日版上,注意哦,是限量版的,而不是普發版,限量的生日版是帶有一個套裝的,其中一條皮帶的皮帶扣上就是這個獅王的徽章,這個在普發版中是沒有的。低幫的鞋底的紋路方面也幾乎照辦原版,關于它的作用,后文中我們會詳細解說。鞋面的材料是這款鞋的亮點之一,獨特的皮質所擁有的賞心悅目的光澤跟舒適無比的手感,給鞋子平添幾分大氣與高貴。
耐克LeBron 3 Low的內靴設計是從腳趾一直延伸到后掌,在過往的球鞋中這是非常少見的大面積內靴,在我的印象中,風系列的內靴已經是出名的長,但是相比與Zoom LeBron 3 Low來說,它們就顯得不夠看了。內靴的材料彈性也恰到好處,厚實而柔軟的感覺,將穿著的快感提升到一個無與倫比的境界。強烈的包裹感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底涌來,它也同時保證了腳在鞋子內的穩定系數,不管你做什么動作,腳在鞋內都不會有過大的滑動。與此相配合,腳踝處也有充足的墊料,形成第一道對腳踝的保護屏障,方法開來是有點古老,但是在低幫鞋中,這是非常實用的。鞋舌的材料細膩而有彈性,這讓穿鞋的過程變得非常輕松,你不會因為鞋舌折進去或者卡住腳面而苦惱,而且穿好之后,腳跗面沒有任何的壓迫感覺,唯一的遺憾是以上諸多方面是對透氣性造成了負面的影響。
既然說到了腳踝,我們就先探討這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Zoom LeBron 3 Low幾乎應用了當下流行的所有腳踝保護措施。從最基本的襯里墊料,從內部先讓腳踝的左右移動得到可靠的支撐,排除可能存在的不穩定性;到后跟承托,把跟腱穩穩地固定在鞋內,使腳踝的根基得到最可靠的保證,配合超長的內靴把整個腳都包裹的穩穩當當,可說是不動如山。雖然外底中段被從Zoom LeBron 3的碳板換了TPU材料,但還是具有一定的扭轉助力功能,保證扭轉動作的流暢是腳踝保護中關鍵的一環。說到這要插一句,其實按常理說Zoom LeBron 3 Low貼緊地面的面積很大,又去掉了碳素板,本該是扭轉能力驟降,可事實并非如此。實際上是大底特殊的紋路幫了大忙。支撐,固定,流暢這三點可謂是腳踝保護的三大法寶,Zoom LeBron 3 Low出色地結合并發揮了它們,所以即使沒有碳素板,沒有舷外支撐,它的腳踝保護依然令人安心。
談到外底,可以說,它是Low Cut帶給我們的最意外驚喜。上一段我們已經說過了關于它的一部分作用,有心的球友也不難發現,它不過就是Zoom LeBron 3的拷貝版,那為什么在原版的時候,很少有人提及關于外底的出色和作用呢?因為原版配置了更多的科技,比如碳板和更大面積的支撐,鞋面上和扭轉能力的強大功效,讓這個外底沒法在原版的諸多技術中成為因人注意的明星,所以也就遭到了被觀眾忽略的命運。但到了Low Cut的身上,它的重要性就開始顯現出來,首先說,它改良的應用了彎轉凹槽,這個在原版中,因為碳板的卓越功能而顯得可有可無,不過它本身對于地面的控制能力和對扭轉力的幫助是極其重要的。另外再比如后跟的菱形花紋,在高速制動和增強耐磨性方面,功不可沒。總之,Zoom LeBron 3 Low的外底表現出意料之外的地面控制能力,無論抓地性,制動,場地感,耐磨性,扭轉力都是一流的。
前面的腳踝保護中,我還提到了一下舷外支撐,這是最近幾年在籃球鞋中開始廣泛采用的一個設計,是由2K4和AJ 19所帶動的。其實就是在前掌外側的底部有一塊凸出來的地方,看似很簡單的小裝飾,其實作用可是不小。最主要的就是在人側向移動時為支撐腳提供更大的觸地面積,保證穩定性。Zoom LeBron 3 Low上缺少了這個東西應該說是非常遺憾的,這與它本身應用全長外露Zoom Air有直接關系,但還好它的鞋型本身偏寬,再加上出色的外大底,所以Zoom LeBron 3 Low的穩定性還湊合可以的。
當然了Zoom Air可不是只會礙事的,它是Zoom LeBron 3 Low減震功能的根本保證。其實就我個人來說,對于Zoom LeBron 3 Low的緩沖功能不是很滿意,尤其是前掌的啟動助力感可說是微乎其微,大概是因為本人體重太大的關系。再考慮到Zoom LeBron 3 Low的整個腳踝保護的路數,所以這雙鞋更適合輕體重的技術型選手,這樣的人可以徹底享受到Zoom LeBron 3 Low的所有功能:完全的包裹感,足夠的腳踝保護,幫助你把技術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面控制能力,求穩定而不求速度的助力反應。
最后說一下不得不提的細節,Zoom LeBron 3 Low選用了圓柱型鞋帶,它的最大缺點就是很難系牢,個人建議還是更換一副鞋帶比較好,不然在球場上被自己絆到可不是好玩的事。在配色方面如果選擇白色的朋友,要做好易臟的心理準備,如果你不在于它的清潔程度當然也就算了,不過要是你還想保持它的純潔外表,那就要多加小心了。另外,Zoom LeBron 3 Low的鞋頭設計,也缺乏耐久性,如果非常在乎美觀的人,穿著時一定要加點小心才好。
適合場地:水泥地,室內場地
適合位置:后衛/前鋒
關鍵技術:全長外露Zoom Air單元,全長內靴設計
優點:令人難以忘懷的舒適感,初次穿著即有強烈的包裹感涌現。差強人意的穩定性,流暢的扭轉,優秀的腳踝保護系數,自然貼和的穿著感受,無與倫比的牽引及地面控制性能。
缺點:緩沖反彈不是很明顯,中端支撐稍顯不足,容易散開的鞋帶,重量略大,相對悶腳,透氣不好,價格昂貴。
購買建議:非常扎實的鞋款,性能方面算得上低幫鞋中的王者,拉風的外表和名頭使其休閑運動兩可。但不太適合大體重的人。如果你體重輕巧,并且有足夠的錢來為自己挑選一款全能的款式,打球的路數有偏向技巧派而非速度或力量派,那么Nike Zoom LeBorn 3 Low對你來說是完美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