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Hyperposite給Nike LeBron 11帶來的是強硬,那全新的Nike Flyknit科技在Nike Kobe 9 Elite身上體現的則是柔美,它的出現又將籃球鞋的性能帶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極致輕盈和柔韌貼合的特點能夠真正順應足部的自然律動,第一次達到人鞋合一的境界。跨時代的設計總會存在爭議,但實力終將說明一切,就像科比本人一樣,有多少恨他,也就有多少人愛他。在科比職業生涯的第18個賽季,這位球場大師每走一步都會成就一段新的傳奇,而全新的Nike Kobe 9 Elite正是與他一同編織這段新傳奇的最佳拍檔。
Nike Kobe 9 Elite的設計思路中依舊融入了碳板,密碼,簽名等常見的元素,處處宣誓著鞋款尊貴非凡的身份。值得一提的是后跟處刺繡的九道紅色縫線,代表了夏天手術時留下的傷疤,也蘊含了一個男人的戰斗勛章,成為這一代曼巴精神的最好體現。最初上手的時候Nike Kobe 9 Elite獨特的輪廓很難讓人馬上接受,而獨特的穿著感受也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尤其是系好鞋帶后鞋幫會像襪子一樣緊緊包裹住腳踝,你無法不注意到它的存在。但在簡單的適應之后這種過強的存在感會漸漸消失,實戰中更不會成為負擔。
全新的Nike Flyknit技術第一次出現在籃球鞋上,繼承了之前在跑鞋產品中所表現出的輕質,透氣和貼合的特點,同時加強了支撐力和耐用性。在Nike Kobe 9 Elite的編織鞋面上明顯可以看到數種不同的編織方式,在鞋身兩側和時常彎折的區域使用了強度更好的紗線和復合的編織方法,而在鞋幫位置使用了彈性更好的材質和更加緊密的編織方式。在實際測試中,這個位置的包裹感區別于傳統高幫鞋款通過填充物或自身硬度固定腳踝的方式,而是配合Nike Flywire飛線技術完成了整個鞋與腳的融合工作,無論進行怎樣夸張的動作,鞋面和鞋幫都會緊緊的貼合足部,隨著技術動作的變化一同放松和收緊,它沒有刻意的去控制腳部活動范圍,而是盡力成為了腳的一部分,絲毫沒有犧牲靈活性。
中底的核心科技使用了Nike Lunarlon泡棉緩沖氣墊,整塊的Lunarlon材質被鑄造成符合人體生理弧度的樣式,前后掌的過渡和足弓處的突起都十分自然,并在表面刻畫了提高摩擦系數的顆粒,一舉涵蓋了回彈,緩震和鞋墊的全部功能。碳板材質被分別安放在鞋身兩側的四個區域,提供最佳的側向穩定性。此次的測試中模仿類似科比的雙能衛球員進行了加速,急停,變相,跳躍等全方位的測試動作,期間Nike Kobe 9 Elite表現出的穩定性實在令人驚嘆,啟動時中底的反應速度非常及時,吸收沖擊的能力也始終如一,再大的動作幅度鞋款都非常跟腳,對足跟與腳踝的支撐亦非常到位。
Nike Kobe系列的外底紋路常常很有新意,像是Nike Zoom Kobe 5使用的心電圖紋路和Nike Zoom Kobe 6使用的蛇麟紋路都令人印象深刻。此次的靈感來源于科比腳部的壓力分布圖,紋路極其細膩,各個方向的施力需要都很容易滿足。但同時深度略淺,其在設計中盡量減少外底的厚度,用最低程度的橡膠模擬足部的自然輪廓,力求帶來足夠的抓地力。本次的測試選在了內場進行,這樣的設計確實能夠令人滿意。不過一旦場地質量下降這樣的紋路給鞋款和運動者自身都會帶來麻煩,總體來說有些嬌貴,通用性較差。
自從Nike Zoom Kobe 4誕生,6年來Nike Kobe系列的市售版本中再也沒有出現過高幫的設計,直到Nike Kobe 9 Elite以超高幫的形態震撼登場。這樣的登場方式不免會讓人聯想到2013年科比遭遇了職業生涯中最嚴重的一次傷病,左腳跟腱斷裂讓他一度休戰了230多天,但在對Nike Kobe 9 Elite的設計師“Eric Avar”的采訪中他卻否認了這種看法。或許是時候我們改變對于高幫的固有看法了,高幫并不是保護腳踝最好的方法,只是最直接的方法,Nike Kobe 9 Elite用編織的方式找到了靈動與穩定間的平衡,以人鞋合一的方式將保護性最大化,或許高幫未來將通往靈活而不是笨拙,又或許一段新的傳奇正就此開始。
Nike Kobe 9 Elite-各測評分值 | |
舒適度 | 9分 (滿分10分) |
緩震性 | 8.5分 (滿分10分) |
踝保護 | 9.5分 (滿分10分) |
抓地力 | 9分 (滿分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