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8.4分
HOKA ONE ONE MACH的顏值不錯,并且有多款配色。由于HOKA ONE ONE最新的幾款跑鞋設計有別于傳統跑鞋,從外觀上看也不太像跑鞋,而鞋子的整體圓角設計很多。
HOKA ONE ONE在2018年新款大多數都是整體鞋面設計,這也使現在的HOKA ONE ONE與幾年前在外表上完全不同。
實著:8.6分
HOKA ONE ONE MACH的鞋子尺碼按照常規尺寸即可,而且鞋型也并沒有開箱文的回復中有人擔心會偏窄的問題。包裹感非常出色,Mach的外側鞋面有非常好的透氣性,穿在腳上可以看到鞋子里的腳,在比較炎熱的夏天穿著沒有很嚴重的燒腳感。
由于HOKA ONE ONE的鞋床技術,Mach也十分跟腳。由于測試者剛好要參加一場越野賽,突然想穿這雙Mach來跑山,于是就穿了Mach在嶗山一百的賽道中跑了前75公里的賽道(一直到CP7,累計爬升5000米)。
穿公路跑鞋Mach跑越野是什么感覺?
首先說一下為什么要穿Mach跑越野,首先是Mach相比于其他越野跑鞋有非常出色的重量優勢,并且有足夠的緩沖;Mach的鞋面包裹很好,可以在越野跑中控制其他方向的扭轉。
另外,嶗山雖然爬升很高,但爬升下降主要以大石頭,臺階為主,土路不算多,并且比賽當天沒有下雨,賽道比較干燥。預估Mach的鞋底可以應付的了。
那么穿Mach跑越野有什么感覺呢,在開始下坡有一些不穩,馬上停下加緊鞋帶。在上坡與下臺階的過程中(上坡用登山杖,也能減輕腳下發力),體驗非常好,輕量跑鞋可以提高越野跑中的靈活性,不過在砂石較多的土路會有少許打滑現象。
但如果要去參加江浙滬的越野賽,還是推薦乖乖穿著越野跑鞋去比賽吧。
支撐:8.6分
HOKA ONE ONE一直在做跑鞋的創新,它品牌下的不少路跑鞋其實都是非常與眾不同的。
如果按照傳統跑鞋分類,Mach勉強可以被分到支撐類訓練跑鞋中,但與Saucony或New Balance的支撐跑鞋在中底內側增加硬質中底材料不同,Mach通過兩個設計來提升支撐性能:整體鞋面+有引導形狀的中底鞋楦。當然這個技術在Arahi和Gaviota兩雙鞋表現的更多。
在實測中,Mach內側的閉合鞋面有效地包裹腳內側,從中足到后跟也都有鞋床保護,有種鞋子與腳一體的感覺。不過Mach的反饋比Tracer 2差了一些,回彈感比Kinvara 9硬一些。
但對于Profly中底前硬后軟的特性,在評測中沒有太大的感覺,只能感覺到后掌因為更厚緩沖更好。
緩沖:8.5分
雖然這雙Mach可以算作是HOKA ONE ONE跑鞋中第二“硬”的了(第一硬的是Tracer 2),但Mach的緩沖絕對完全可以應付日常的任何一場訓練。
Mach所謂的RMAT大底,其實也是一種很軟的類似EVA的材料,輕量并且有耐磨的特性,用手捏起來的感覺是RMAT比上層的Profly軟,這樣也在跑步時造成了一種踩在操場跑道上的感覺。
而更能證明Mach緩沖還不錯的是,在超過16小時以上的越野跑測試中,Mach依然有不錯的緩沖感,這大概也是HOKA ONE ONE會將RMAT用在越野跑鞋上的原因。
耐久:7.9分
由于參加了越野跑比賽,這雙Mach可能是我評測以來被穿的最慘的一雙路跑鞋。無論是鞋面(鞋頭處),中底外側,大底,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如果一直路跑并好好清潔保養的話,可能600KM之后鞋面都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我們這里還是以路跑情況下的耐久度為標準。
正如上文所說,RMAT的大底不僅輕量還有很好的抓地力,在潮濕公路測試中沒有打滑的情況發生,即使穿它跑了越野之后,它的大部分防滑紋路還有保留,不過由于鞋頭沒有保護,鞋面有部分比較嚴重的磨損。
但經過了這些測試之后,Mach的中底依然保持比較出色的緩沖與回彈,這也是RMAT與Profly中底材料的出色之處。
總結
HOKA ONE ONE MACH在速度訓練時能夠發揮出色的支撐性,在日常慢跑時也有足夠的緩沖性能,如果你覺得它的顏值還OK,可以嘗試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