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7.5/10分
這好像是我們第一次拿到2E寬度的New Balance跑鞋,所以開箱第一眼的感覺是,真的夠寬的。當然這并沒有什么不好,除了視覺上的變寬之外,1080 v7上腳之后的整體腳感較正常鞋楦的跑鞋有很大提升。
如果對比前五代1080系列產品,搭載蜂窩結構中底設計的v7與它們有著明顯的產品,前者像是上個世紀的跑鞋產品,而Fresh Foam 1080 v7的整體風格要更現代化一點。隨著它們之間的時間差也才三四年而已。
不可否認的是,Fresh Foam的加入為1080系列改變了過去的固有影響,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跑者對其定位上的落差。
實著:7.7/10分
搭載工程網眼面料和Fresh Foam中底結構的1080 v7,實著腳感相對平庸。即使是第一次試穿Fresh Foam 1080 v7,鞋面也好,中底也罷,也都沒有什么特別驚艷的部分出現。這種感覺就像是,“哦,這個腳感,好像就這樣吧。”
在評測這雙Fresh Foam 1080 v7期間,它帶給我的最大感覺是,2E寬度的鞋楦穿起來真的是舒服啊。鞋倉內部像是一個三居室的大房子,腳趾在里面想怎么動就怎么動,加上工程網眼面料的包裹,從而實現了出色的腳部活動空間。
另外,寬鞋楦帶來的另一個好出色,鞋底的支撐性要優秀許多。試想一下,腳下穿著一雙比你雙腳寬的多的跑鞋,落地該有多穩。即使Fresh Foam 1080 v7的中底上沒有任何支撐材料,但它的支撐表現并不弱。
1080 v7在前掌大底上增加了一個Flex Grooves溝壑式設計,這使厚度的中底在這個溝壑的作用下,也能較為輕松的彎折,從而促使跑步過程中的前后掌靈活過渡。所以在跑步中,你會發現雖然1080 v7的鞋重達到300克,但它的靈活性卻一點也不像是一雙300克的跑鞋。
緩沖:7.3/10分
Fresh Foam的加入本應該為1080 v7帶來出色的緩沖和回彈表現,但它的實際表現卻只做到了前者。
由單密度EVA壓縮而成的Fresh Foam,從前掌一直延伸到后跟,并且前后掌的厚度都不低(前掌:20mm,后掌:28mm),由此帶來了1080 v7的緩沖表現。雙腳在落地時有很堅實的承托,也有較為明顯的下沉,這個感覺就是我們常規意義下的緩沖腳感。
我們在短距離和長距離的測試中,發現1080 v7中底的緩沖表現較為持久,只不過它也無法避免,越往后中底的硬度表現越明顯。對于那些馬拉松級別比賽的來說,1080 v7的緩沖能夠勝任,但越往后你會越累,因為1080 v7的中底沒有明顯的回彈反饋。
是的,這是這雙1080 v7中底上的最大問題,嚴重缺乏回彈反饋。回彈所帶來的快感,在1080 v7幾乎不存在。
雙腳落地經歷中底的緩沖之后,本應該出色的回彈反饋并沒有如約而至。所以原本的一個動態跑步過程在落地后被中斷,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雙腳的力量去重新循環這一過程,這也是為什么越往后越累的根源所在。
支撐:8.0/10分
支撐表現可以說是1080 v7在整體評分中扳回一城的部分。
鞋面上所采用的合成皮革設計,以及后跟處的車縫拼接,這些都讓1080 v7的鞋面支撐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中足和后跟在鞋倉內得到了很好地固定,不會因為鞋倉空間較大而四處亂晃。
中底上雖然沒有任何額外的支撐模塊,但是蜂窩結構還是提供了一定的支撐作用,最為重要的是2E寬的鞋楦明顯增加了鞋底的寬度,由此帶來更好的中底支撐。
耐久:7.6/10分
Ndurance高度耐用橡膠和發泡橡膠的組合,構成了1080 v7的大底結構。只不過高度耐磨的Ndurance橡膠只占的這塊鞋底的1/10,因此在整體的耐久表現中只能承擔后跟邊緣位置的摩擦。
另外,1080 v7的Fresh Foam中底由于缺乏回彈反饋,在長距離的路跑累計之后,會對中底的緩沖造成較大影響。
因此我們將Fresh Foam 1080 v7的使用壽命定位在8-9場全程馬拉松,或者600+公里總量路跑中。
總結
過去旗艦系列里常用的ABZORB緩震科技,面對Fresh Foam蜂窩材料的爆發,只能通過跨界組合,想要慢慢找回原先的優勢。而從NBx旗艦系列中延伸而出的1080 v7,在與Fresh Foam中底的跨界合作中,極力想要尋找到最好的平衡點。
只不過從現有的表現來看,New Balance所期望的平衡點顯然還未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