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傳控戰術不是傳控不行了,而是傳控的人不行了。只是傳控足球隊技術和身體的要求都極高,因為踢傳控足球,意味著既要贏球,又要踢得好看,光好看不贏球永遠白搭,永遠都是失敗的戰術和踢法。像西班牙,傳控細膩度可謂天下第一,但沖擊力不行,硬度欠缺,所以遇到密集防守老是得勢不得分,如果配備一個卡瓦尼或者德羅巴式的強力中鋒以及貝爾式的蠻不講理的邊鋒,基本就完美了,可惜無論是德羅巴們還是貝爾們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傳控足球真的不好踢,因為足球也是講成王敗寇的。
具體表現:德國,阿根廷,西班牙,代表作:德國VS墨西哥,德國VS韓國,阿根廷VS冰島,阿根廷VS法國,西班牙VS伊朗,西班牙VS俄羅斯。仔細觀察一下可以發現,這三支球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傳控為主,每場比賽控球率幾乎都在60%以上,甚至像德國與韓國的比賽和西班牙與俄羅斯的比賽,德國和西班牙的控球率能達到70%以上。但為什么高控球率無法進球呢?橫傳太多,直傳太少,控制太多,突破太少。
不論是哪支球隊,不論是否善于控球,足球的最終目的是將球踢進對方球門,而本屆世界杯這三支球隊表現出來的問題就是沒有辦法把球塞進對方的禁區,很難造成有威脅的射門。在2010年和2014年世界杯的時候,很多人認為是傳控決定比賽的時代,有一句話叫“把球傳進對方球門”,這看似是對傳控的肯定,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傳進球門”,他們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用橫傳和控制將對方的防守注意力降低,然后通過快速的穿插和犀利的直傳將球傳到對方的腹地。
然后在禁區內再掀起一輪傳接,隨后就是進球。而本屆世界杯,這三支球隊普遍球員年齡開始偏大,速度上不占優勢,很多球員也不愿意在傳控的時候進行穿插,而且也幾乎沒有太多的直傳,直傳的結果要么就是被圍剿,要么就是被搶斷,要么就是再傳回來??v觀如今傳控體系的球隊,都有這樣的問題,怎樣通過傳控將球傳到威脅地帶。這三支球隊不僅僅需要一個傳接的支點,還需要有幾個球員互相穿插,形成空擋,才能給球隊帶來進球的機會。
而如果只是站著傳,在35米區域內來回橫傳的結果就是徒增傳球數量,沒有什么結果,而一旦失誤還會被對手打反擊。傳控并不僅僅需要球員們有較好的控球能力和傳球技術,還需要有積極的跑動意識和跑位感覺,傳控其實需要的比反擊更多,因為反擊天然就會有一些空位,但傳控需要自己尋找空位或者拉出空位,這是一項非常難且需要配合的技術。所以,在國家隊層面,需要球隊大多數人都能夠打這樣的體系,且相互信任,相互熟悉,如果有幾個“不合群”的,那可能就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