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球的最根本,最關鍵技術,當然是掌握正確的擊球動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出桿直不變線,讓母球按我們的意愿行進;也才能使我們的擊球有爆發(fā)力,打出各種桿法效果。我覺得這是我們首先要最認真去掌握的東西,其它如站姿,手姿,塞,各種桿法,倒不難理解,可以在練習中自己掌握提高。
我覺得擊球動作的第一個要點是握桿,握桿一定不能握太緊,基本手型是:用拇指,食指,中指輕輕捏住球桿,其它兩個手指虛握;也可以形象的這樣說,用拇指,食指,中指形成一個吊環(huán),將球桿輕輕套住,其它兩指虛握。握桿的松緊度如何才是最合適的?好象戴維斯講過:握桿的松緊度,在于別人剛好能從你的手里把球桿輕輕抽出來。
擊球動作的另一個要點是拉桿,嚴格來說,不應該叫拉桿,而叫“后擺”比較合適。握桿不是抓桿,而是象鐘擺一樣將球桿套住,這就決定了我們不是抓住桿往后拉,而是小臂帶住桿往后擺,就象鐘擺一樣輕松自然的擺動。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我們是幅度很大的擺動,在出桿的一剎那,都不是抓桿,而是小臂,手指的帶桿。這個動作做好了,就是果斷自然的往前送桿,整個擊球動作就完成了。
做好了上面的動作,也就容易達到戴維斯所要求的:小臂與球桿垂直,大臂與球桿同一直線。這幾個動作要點,是非常有科學道理的,只有做好了這幾點,才能保證我們的擊球動作不變型,使運桿流暢,筆直。
架桿姿勢
站位,和握桿一樣,跟我們平時情況下使用的方法完全不同。當我們能夠使用正常的手架的時候,握桿手臂和球桿穿過母球, 呈一條瞄準的直線。當使用架桿器的時候,肘部是在球桿的側面,完成揮臂動作,而擊打母球則仍是在一條直線上。為了達到這一點,你的站位要改成適合你在側面完成擊球。如果我們能夠讓握桿手的胳膊可以跟桌面平行,將對我們打出直線有所幫助 。我們最好把球桿放在略低于眼睛,這樣一來球桿,有時甚至架桿尾部,都可以幫助我們完成瞄準時的對齊環(huán)節(jié)。
使用架桿時,正統(tǒng)的握手和姿勢都不需要。拇指放在臺球桿尾下面,兩只手指放在桿上面,就像持筆一樣。平常用作手架的那只手,現(xiàn)在有另一項任務,就是要將架桿拋錨一般緊釘在臺面上。除非情況真的不許可,否則絕不建議將架桿尾部凌空拿著,將架桿緊放臺上對擊球穩(wěn)定性絕對有好處。出桿時,將前臂及手腕推出去,但動作要做得暢順,并將上身的擺動減到最小。除非臺面情況不許可,否則盡量將架桿頭擺放于離白球15~~20cm的位置,因為這個距離也是多數(shù)人平常使用手架的距離。架桿有較高及較矮的兩個擺法;除非要打出11點至1點鐘位置的高桿,否則應避免使用較高的一面。 若非打高桿而使用較高的一面,出桿時很容易令桿頭由上至下,而非水平地擊中白球,往往做成失誤甚至犯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