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羽毛球就是一個概念,沒有太實質的內容。這個問題暗藏在我心底也已經和很久了。起因無非是兩點,我們打羽毛球開始都是為了鍛煉身體,提高體質,結果走著走著就到了反面。激烈的對抗,不正確的動作,沒有節制的強度等等,非但失去了健身的意義,甚至悄無聲音的在傷害著身體。
第二個原因就是年齡的關系,上了年歲,不能再那么大強度的打球了,卻已經深深的上癮,怎么才能處理好欲望與身體的關系,就此,先想到了以巧致勝,打技術,打控制,打節奏,打變速等等,如此自然到最后就想到了這樣一個名詞:太極羽毛球。
其實一些老將,如林丹,李炫一等等,早些時候就已經在使用這種打法。依然有一些不服老的人,如李宗偉,索尼還在堅持強硬作風。也許各人有自己的體能特點或性格特質,聯系自己,當然是更傾向于這種太極羽毛球的戰術思想和思路了。
大致有這樣的一些條件和特點:
第一,技術要非常非常好。尤其是前場技術,后場技術即使你的殺球不好,但平球高球,尤其是吊球技術卻要非常出色,輕吊,攔吊,收吊,劈吊,滑板吊,直線,斜線等等都要得心應手,很少失誤。
第二,出球線路靈活,多變。這個是以技術為保障的,尤其是中前場技術和反手技術。但僅有技術還是不夠的,更需要靈活機敏,在高速對抗瞬間迅速預判形勢并快速反應,打出對手防不勝防或者出奇制勝的線路與落點的腦筋和腦力。想象力,靈感,創造力缺一不可。
第三,堅持發接發技術。發球技術過硬,節奏,點位多變,令對手無所適從。接發技術更是靈活多變,手法細膩詭異。
第四,盡量打前三,四拍,不宜多拍糾纏。但如果進入多拍,用自己細膩的手法和靈活的線路總是可以擺脫。第五,僅僅是個概念的提法,就是永遠并時刻提醒自己一個字,巧。巧進攻,巧防守,以巧制人,以巧致勝。就像我在前邊的文字里說到的那樣,巧取豪奪。
總之,所謂的太極打法,就是借助自己全面,細膩,穩定的技術,用巧思巧想,打出巧妙的線路,落點,包括節奏的變化,以最少的消耗去戰勝每一個面對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