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跑友說,自己體重在75kg左右,每周跑2次,每次5公里,腳型正常,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跑鞋比較好呢?
正常足的跑者選擇緩震跑鞋即可,市面上賣的最多的就是緩震跑鞋了。在選購時,遇到商家以"超輕"和"踩屎感"為噓頭來宣傳跑鞋,就要特別注意,以防被坑。
因為慢跑鞋注重的就是保護性,如果為了追求超輕的腳感,而犧牲跑鞋的保護性,那就舍本求末了。
如果沒有使用特殊的超輕材料,跑鞋要做到超輕的程度,這是非常難的。這就意味著容易出現偷工減料的情況,這樣一來,跑鞋的緩震夠不夠,抗扭轉性過不過關,大底是否耐磨,都是一個未知數。
而"踩屎感"這個詞,往往意味著跑鞋太軟,太軟的跑鞋穩定性不夠,而且回彈性差,跑步時不僅讓你越跑越累,還容易增加崴腳的風險。
因此,在選購跑鞋時,特別是慢跑鞋,首先考慮的是跑鞋的保護性,其次才是"超輕"和"踩屎感"這類為穿著體驗錦上添花的事。
跑友每周跑2次,每次5公里,運動量不大,75kg的體重屬于中等體重跑者,綜合腳型信息,選擇一雙次頂級緩震跑鞋即可。
當下比較熱門的次頂級緩震跑鞋,主要有下面幾款。
1.亞瑟士GEL-CUMULUS 24
適合腳型:正常足/高足弓/內翻。
適合人群:80kg以內中小體重跑者。
使用場景:10公里以上長距離慢跑。
特點:新一代的GEL-CUMULUS 24綜合表現比上代更加出色,中底采用FF Blast輕量緩震材料,更輕的同時,又擁有更好的緩震和回彈性能,結合前后腳掌GEL緩震膠,讓這款跑鞋具備良好的緩沖性能。
中底3D空間結構不失穩定性,同時進一步為跑鞋減重,AHAR+耐磨橡膠大底和Asics LITE大底橡膠結合,再結合大底凹槽設計,讓跑鞋更加耐磨,更具輕量化,同時也帶來更多的舒適性和靈活性。
2.美津濃RIDER 26
適合腳型:正常足/高足弓/內翻。
適合人群: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
使用場景:10公里以上長距離慢跑。
特點:RIDER系列是美津濃最經典的熱門跑鞋,目前已更新至26代,采用了美津濃的平行Wave波浪片,中底還使用了上下雙層的Enerzy緩震材料,具備優秀的緩震性和回彈性,相比上代,腳感更舒適軟彈。賈卡空氣網布鞋面設計,透氣性十足,X10碳素橡膠大底,耐磨性比較好。
3.耐克Nike Air Zoom Pegasus 39
適合腳型:正常足/高足弓/內翻。
適合人群: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
使用場景:日常慢跑,長距離訓練。
特點:飛馬39作為耐克飛馬系列新一代的緩震跑鞋,延續了上代的中底技術,并做了進一步提升,比飛馬38增加了一個后掌氣墊。
中底前掌和后跟都搭載了Zoom Air氣墊,響應更加靈敏,為跑者提供出色的緩震回彈性能,同時配置了全掌型Recat泡棉,輕盈耐穿,進一步提升跑鞋的緩震性能和舒適感。
工程網眼鞋面設計,輕盈透氣,貼合雙腳,具備良好的強韌度和靈活性。中足板帶結合 Flywire 技術,為跑者提供出色的支撐力,帶來良好的穩定性。改良華夫格外底,造就出色的抓地力。
4.索康尼Ride馭途15
適合腳型:正常足/高足弓/內翻。
適合人群: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中長距離跑步。
特點:Ride系列是索康尼次頂級緩震跑鞋,42.5碼單鞋僅255g,比上代跑鞋更輕5%。中底依然是PWRRUN緩震材質,但是經過索康尼的重新調教,同時中底體積增加了20%,其緩震回彈性能更出色,腳感也更加軟彈舒適。
內底采用FORMFIT動態適應系統,鞋面是工程網眼鞋面,透氣性和舒適性都比較好,XT-900橡膠大底具備良好的抓地力和抗磨性能。
5.李寧赤兔6PRO
適合腳型:正常足/高足弓/內翻。
適合人群:進階跑者,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
使用場景:速度訓練,10公里以上長距離跑步。
特點:赤兔6 PRO可進行長距離跑步,慢跑和速度訓練皆可,中底升級為全掌李寧?科技,后跟中底還配置了Light Foam ULTRA緩震科技,帶來輕彈的腳感和出色的緩震性能。前后跟差降為6mm,對前掌跑法更友好。
足弓處沿用PORBAR LOC穩定裝置,增強抗扭轉性和穩定性。大底升級為GCR止滑科技,防滑性出色,抓地強且耐磨,濕滑路面也無懼。鞋面采用MONO紗材質,輕盈透氣,夏日跑步不悶腳。
6.喬丹風行12
適合人群: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
使用場景:10公里以內日常慢跑。
特點:喬丹風行11是輕量緩震跑鞋,重量比較輕,腳感很舒適,緩震性和回彈性比較好,穩定支撐性能也有不錯的表現。采用了喬丹最新升級的巭PRO中底科技,軟彈又輕便,緩震回彈性和穩定性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托盤式TPU設計,增強跑鞋的支撐力,提供良好的穩定性。鞋面采用針織網布材質,透氣性和包裹性都很好。防滑耐磨橡膠大底,耐磨性和抓地力都還不錯。